师生共同总结: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条件:角的关系性质:线的关系
线的关系 角的关系
【设计意图】避免出现性质和条件的混淆,渗透“命题” 与“逆命题”的概念,突破本节
课的难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性质和条件。
活动注意事项:让学生积极讨论,通过观察、分析、对比,能够说出由角的关系得到两条直
线平行的结论是判定平行线的条件,反过来,由已知直线平行,得到角相等或互补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
六、拓展提高:
1、如图所示:量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A=100°,∠B=115°
求:梯形的另外两个角∠C、∠D分别是多少度
2、已知:如图所示∠1=∠2,∠3=75°,求:∠4的度数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练习题的设置,进一步巩固落实本课所学,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
明理由,初步学会简单的推理或表达。
活动注意事项:推理时用“因为 ,所以 ”的形式,每一步要能说明理由或根据。如果学
生一时学不会,教师要逐步引导,不可操之过急。
七、作业设置 :
P20练习:第2题。 P23习题5.3:第6题。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的布置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这节课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是在学生已学习平行线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很多学生学习平行线的性质与条件时非常容易混淆,所以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复习平行线的条件;探究得到性质后又对两者进行对比学习,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条件和性质推理的能力。
2.整个课最突出的环节是平行线性质的得到过程,事先让学生准备好条格纸,三角板,在上课时学生通过自主画图进行探索,得到猜想,再通过验证发现的。即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结论,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在探究“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时,要求全体学生参与,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交流与合作。
3.在教学中,设计了综合运用性质和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平行性质和条件的理解。
4.在练习的设置过程中,从简到难,题目的条件由直观到隐含,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学生容易接受。 这节课存在的问题:
1.在上课过程中,担心学生由于基础差,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所以新课教学时间过长,学生练习时间短。
2.由于课堂练习时间短,所以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上还有欠缺,推理过程还不够规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5.3.1平行线的性质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