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腐败的六大认识误区
breeze
摘要:随着私有制的建立和阶级的出现,腐败便应运而生。转眼几十年,腐败已成为了全球的公害。如今,各国各地的腐败丑闻不绝于耳。腐败,正以不可忽视的力量威胁着人类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向腐败提起了宣战。然而,在关于腐败的认识上,人们仍存在着许多误区。
关键词:腐败 从众 侥幸 误区
从奴隶制社会开始,腐败便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剖析例例腐败案件,我们不难发现:错误的认识导致荒谬的实践是形成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纵观腐败分子之错误认识,形式多样,其中不乏“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在作祟。
错误认识误区之一:当官没有不腐败的
大多数腐败分子在被个人利益冲昏头脑的时候,都很会为自己找一些所谓的“正当理由”。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官哪有不腐败的?现在的社会风气就这样,不收白不收,不收是傻瓜。“从众”心理驱使他们以权谋私,大肆地收敛钱财,吃回扣、拿提成、占股份,各式各样的腐败手段成了他们“发家致富的捷径”。结果,工程变成了豆腐渣,工厂变成了污染源,假药毒死了鲜活的生命,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官员们处在有权的位置上,免不了会受到来自各种渠道的利益和诱惑的挑战与考验。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能坚决抵制腐败诱惑,总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侵占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总想享受和自己实际身份及收入水平不相符的生活,那就只能以牺牲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代价,一步步走向严重腐败的不归路上去。
所谓“正人必先正己”,领导干部要一身正气,严于律己,自觉拒腐防变,才能成为为政清廉、为民做主的好官。包公、于谦、廖仲恺、何香凝、牛玉儒、任长霞……从古到今,多少廉洁奉公的楷模为我们树立了一座座丰碑,留下了一个个清正廉洁的佳话。
错误认识误区之二:典型的“人情往来”观
说起腐败,有的人悔恨自己的想法太愚蠢。“我现在才知道,只有我在这样的位置上,朋友才会这么大方地给钱。”“错误的认识,使我根本不认为拿钱就是违法、就是受贿,我当时认为只是朋友之间正常的人情往来。”这就是典型的“人情往来观”。商人想方设法地靠近有权势的官员,与之套近乎,与之认亲戚,与之称兄道弟,同时也在计算成本、计算回报,计算着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赢得“竞争力”。当商人认为时机成熟并提出要求时,官员因为“吃人口软,拿人手短”,则不得不利用职务来为商人提供便利。权钱交易由此产生。
面对这样隐蔽的行贿行为,我们确实很难察觉。可是,人情往来,人情往来,怎么就只见下级送上级的“来”,而没有上级送下级的“往”呢?况且,官员们所收受的红包与其他人送的普通红包比起来,数额之大,也没引起他们的一丝警惕?归根结底,还是他们的权力观已经霉变,他们也想借此机会大捞一笔罢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反腐倡廉浅析腐败的六大认识误区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