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老师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以极大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语言会使孩子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如:我在上《我们的学校》一课时,首先带领孩子们观看了校园的国旗、花草、运动场……后,再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绘出我们美丽的校园。当一个小朋友画好拿给老师看时,对我说:“这是我们的新学校。”老师用充满欣赏的表情,惊讶地赞叹:“呀!我们的新学校好美呀!这国旗和几棵柳树画得特别漂亮。不过,还可加上你的设想,让我们的学校更美。”这时,我故意不去注意其它同学,但后来几天中陆续收到同学的画,“老师,送你一幅画!”声音是那么地悦耳。每个学生不断地有新的创意。可见,老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诚恳的赞扬、认真的表情、平等的气氛,都显得多么的重要。这样能满足学生渴望得到重视、爱听好话的需要,从中,在师生的平等交往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教师尊重儿童的自尊心、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平等地进行教与学的交往活动,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生成智慧。
要使农村学校师生之间顺利交往,教师在与学生群体的交往中,要真心诚意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一定要走入学生中,去真诚地帮助他们,指导他们,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叶澜教授说:“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存性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所以,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中合理利用交往中真实的带有冲突性的道德情境,让学生直面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矛盾冲突。如:在教学《美丽的校园》时,我告诉同学们:“有困难找老师,不管是物质的支持,还是精神的鼓励:是热情的赞扬,还是冷峻的坚持,目的都是为了大家的健康成长。”我们通过老师带学生走一走,看一看,让学生走一走楼梯,告诉学生拐弯处、楼梯口、单杠、双杠……注意安全;池塘边虽然很美,柳叶青青,鱼儿游荡,但我们不要趴在栏杆上,拐弯处慢慢走,不冲撞,安全第一最重要。最后,让同学们讨论:上课为什么不能乱喊乱叫?跟同学讨论问题为什么声音要轻?走校园的楼梯为什么不能跑?……
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创造场景和多种道德选择机会,让学生能大胆地与老师交往,使学生在交往中变得越来越主动,越来越文明,越来越活跃。,教师用自己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使儿童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农村分校《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范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