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0-06-1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知识人所拥有的是“知识”,而知识人的“知识”是有它特定的意义和界限的,并不泛指一切认识、经验、意识等。对于知识人来说,知识与非知识有明确的分界线,这种分界也是由来已久的。在西方,从苏格拉底开始就要求人们划清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习俗、神话等的界线,他认为教育的任务就在于使学习者清除后者对于他的影响,去追求真正的知识。他把所认为的知识称之为“理念”,而把生活经验等等则称之为“意见”。理念和意见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真实的、客观的,而后者是不真实的、主观的。这种对于知识的理解在西方延续很久。人们一贯认为,符合事物之间本来联系的、可以得到证实的事实即知识,不符合或未达到符合事实标准的、不能被证实为事实的则不能称之为知识,或至少是“不完善的知识”。随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更被视为知识的“标兵”,科学范式的知识被当做惟一的知识,科学即知识,知识即科学。而科学范式的知识所具有的首要特征就是:它是来自于事实的知识。科学就是从事实或现象中发现不变的规律,发现各种精确的联系,科学只能由事实、现象、经验所构成。“一切科学总是以事实在思想中的摹写为其出发点”。③斯宾诺沙认为,世界中和正确思想中没有别的,只有发生的事实和对它的逻辑的陈述,这就是科学的知识。这种知识观宣布一切超经验的、形而上的命题都是虚幻的,应把它们排斥在学习和研究的范围之外,因为它们所发现和表述的是与科学无关的东西,按照科学的原则,它们不是经验的陈述,它们是没有认识意义的。科学知识的另一特征是,它的获取过程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它必须从命题假设开始,继而用规定的方法收集资料,用实验验证假设,用数学论证的方式精确表述。一切无法记录、不能重复、无法验证的,或是缺少量化标定的,都被视作为不可靠的,不真实的,它们都不能称之为知识,或者至少是不完善的知识。按照这样的知识的认定,表现于人的生活之中,超越于现实事实的各种理想与追求,各种价值的选择,意义的理解等都会因为它们无法与事实相符合,为实验所证明,更是不可用数字和线条、机械化的模型来表述而被视作为“另类”。因此,在学校中反映这类思想内容的学科如人文学科、哲学、艺术等通常是处于边缘地带的,或被看做是一些需要按照科学范式加以改造的“不成熟的”学科,或仅仅当做一种个人爱好、一种品味而存在。它们的地位决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显赫,它们的努力方向是向自然科学看齐。经久不衰的“重文轻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学习理念皆源于此。人的认识和知识原本是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在人的生活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事实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超越这种已被给定的事实,去实现在一定时期内仅仅存在于思想之中的、尚未成为事实的各种理想和追求。把知识圈定在事实的范围之中,知识和生活实践之间也就必然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知识和理论的关怀又怎能落到生活之中?知识人也就成了生活世界之外的人。

    科学范式知识的另一特征是它的逻辑陈述。知识被看做是一个概念系统,它运用人的知性思维把不同层次、不同属类的概念,严格按照普遍的逻辑规则建构成系统的知识。知识是由概念所组成的,因此,它是抽象的、普遍的;知识是按逻辑法则将众多概念归之为一的体系,因此,它是系统的、同一的。存在于学校之中的知识更是如此。按照这一标准,那些具体的、无序的、特殊的认识和意识都不能称之为知识,知识所关注的只是具有普遍性的理论逻辑,知识只能从这种逻辑中产生,知识的发展只能是这种逻辑的不断完善和自足。因此,知识的表现形态必定是与生活、与具体对象抽象分离的东西。知识人也是一种活在概念世界中的人,在这个世界中,概念、逻辑等被视作法则,世间的一切都要受它们的支配,生活世界本身的多样性、丰富性、复杂性都要经过它们的过滤,来自于生活世界的人之具体感觉、经验、体验等都要被蒸发,“剔除了其世俗源头所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变得十分‘纯粹’”(哈贝马斯),一切思想和经验都要屈从于排除异质差别的抽象同一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2)在线全文阅读。

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qishi/jyjx/6020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