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与“活”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践研究(5)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经验增长,潜能开发和生命成长,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个个受到教育。如果活动中总是那几张“老面孔”登台亮相,而让大部分学生坐“冷板凳”,便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由于素质的差异,一些性格内向、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不能主动参与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活动效果的提高。
我感到,只有深入地研究,只有深入地实践和较好的教师素养,追求实与活的课堂教学才会卓有成效。
四、参考文献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田慧生等编著:《活动教学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张茂聪、李成泉:《品德与社会倡导哪些新的课程理念》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9
张茂聪:《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材、教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9
高峡、张亚夫:《新课程与新教学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3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对“实”与“活”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践研究(5)在线全文阅读。
对“实”与“活”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践研究(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