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这是道德教育在方法甚至立场上的一个改变。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成人比孩子、老师比学生掌握更多的道德真理,因此道德教育只能是单向度的灌输,直到20世纪末随着各种新兴文化的兴起,这种看似天经地义的观念终于发生了动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孙云晓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其实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中间都有一些较成人更为可贵的道德品质,于是就提出了一个崭新的道德教育理念: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所以我认为,今天的道德教育是需要在代际交往和互动中进行的,是需要在对话和讨论中展开的。这要求我们首先承认现实的代际年限在迅速缩短,从过去的30年发展到现在的3年、2年,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在向孩子和学生传递正向价值的时候,应当同时承认他们有质疑这种教育的权利。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可能真正成为精神生命的相互碰撞,才可能生发出更多鲜活的道德个性。
第三,从封闭的校园到社会生活实践。实际上,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性。生活是酸甜苦辣都有,只有通过体验百味人生,人才能不断超越自身从而扩展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和开展各种社区活动,目的也就是为了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学校道德教育的探讨(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