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间双向、交互的影响。
教师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道德知识,更要让他们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并在不断的激励、指导和建议下,形成积极的丰富的生活体验。如教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家的故事》一课,开始时,老师可先亲切、幽默地向学生介绍起自己的家,然后启发学生照老师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家,但是有些胆怯的学生可能只是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当听众,为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老师可以允许学生在课堂中走动,学生也可以找上课老师和后面听课老师介绍自己的家。整个课堂成为同学和老师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场所,老师与学生像朋友般地交流感情,使师生共同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使品德在体验中生成。
(2)“生——生”互动
相对与师生互动来说,生生互动在小学品德课——品德养成中更具有广泛性和即时性。学生之间的交流、交往、交换能使他们在相互生活中,活动中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品德。如教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课时,教师安排了一个生生互动的内容:请四个同学一组,合作写谜面,要求每个四人小组从班里选一位同学,大家分别说说他的特点,由一位同学负责记在心语卡上,当时同学各抒己见、滔滔不绝,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经历都是不同的,在生生互动过程中,学生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在讨论中每个同学都学到了知识,各有收获。
(3)“教师——教材——学生——环境”互动
“教师——教材——学生——环境”互动指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双双有较强的互动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教师在教材、学生之间应充当中介的角色,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体验生活,形成品德。如在教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竞争与合作》一课时,老师根据教材的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培养学生规则意识,能自觉遵守竞争规则;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懂得即要竞争又要相互合作才能成功。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了三个活动情境,使教师、教材、学生、环境有机的结合。
活动一:“我们一起搬”
老师先创设一个情境,一个人很用力的搬一张沉重的桌子,但怎么也搬不动。同学们看到后,积极主动的去帮忙,老师借此引出话题,随即扩展到生活中。可操作的内容就即兴在现场表演一番,以唤起原先的生活体验。
活动二:“拉小球竞赛”
让学生通过游戏明白在一起合作时要遵守规则,讲究方法。先让一组同学拉小球,第一次他们拉小球失败了,老师借机请他们谈感受和打算,并让其他学生对刚才的游戏进行评价,相互学习。第二次游戏成功了,学生再谈感受,并共同归纳出:小球排好队就能顺利出来。一起做要遵守规则,要团结互助。同学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了多重的体验,学会了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三:“我们一起做”
老师为学生准备了剪刀、白纸、彩纸、橡皮泥,请小组在10分钟内合作完成一幅作品。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能用悟到的“理”去指导现实的“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实践的体验是深刻的,同学们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均有提高,也明白了合作时的团结是快乐之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让生活体验走进小学品德课教学中(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