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争取家庭与学校合作“导行”,我与孩子的爷爷奶奶进行了沟通。让他们明白了“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并与他们及孩子的父母达成了共识: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在想什么,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及时发现和表扬孩子在家里的点滴进步。
随后,我又“趁热打铁”,决定在活动中强化“导行”,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举行了亲子活动。通过“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孩子,我想对你说”等环节和“心有灵犀”、“两人三足”等游戏,加强了父母跟孩子之间的相互了解,让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更亲密。
【实施效果】
在此之后,孩子的母亲每周都在家校联系本上告诉我孩子的进步,而且,此后这个孩子每周都被评为“孝敬之星”。全班同学在这方面的表现都有明显进步。
案例二:
【背景陈述】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我决定针对学生环境意识淡漠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目的是为了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热爱地球家园的思想。
【现状分析】
我让学生填写了环保知识调查问卷,了解了学生对环保知识的熟悉程度。发现他们非常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大部分同学几乎对环境保护的知识一无所知,对环境保护问题也不关心。这是因为他们很少接触到环境方面的问题,不知道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每天上学放学也都是父母接送,来去匆匆,对周围的环境并不关注。因此,我们应该从了解这个方面着手,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实施策略】
首先,因“时”施教,我选择课外教学资源,给学生们上了《保护环境》这一课。
在课前,搜集了天津两个“癌症村”和各地遭受环境破坏和污染的资料,拍了大量学校附近环境受到污染的照片,取了学校门前的小河里的水样,还请来几个村里的老人介绍以前环境和现在环境的不同。
在课堂上,我向学生介绍了“世界地球日”的由来和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宣传活动。随后,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图片的展示和资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现在地球上环境污染的现状。接着,向学生展示学校附近受污染的照片和小河里的水,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污染也同样存在于我们身边。我还让村里孩子们熟悉的爷爷奶奶们介绍了他们小时侯的环境状况,爷爷奶奶们嘴里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茂密的树林,请请的小河,让孩子们无限神往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课后,很多孩子在成长日记中写道:原来环境污染是这么可怕,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
在这之后,为了跟家长合作“导行”,我让学生向自己的家人宣传环保知识,并且联系社会辨证“导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的环保实践活动,跟社会上不注意保护环境的人作斗争。我还结合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强化“导行”,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环保倡议,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向全校同学宣传环保知识,到热闹的集市向路人发放环保宣传资料,清理小河边的垃圾的活动,清除电线杆上“牛皮癣”活动,废电池回收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比任何时候都要积极,都要认真。因为他们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实施效果】
孩子们的许多不利于环保的行为习惯得到有效改善,还能积极向他人宣传环保知识,人人被评为“环保之星”。在雏鹰争章活动中,全班40名少先队员均获得“环保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班主任担任思品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策略的实践研究(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