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长跑部分技战术的探讨(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5.2 后蹬阶段,它的任务是脚向后下方用力蹬地,髋、膝、踝三关节充分伸直,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以便进入下一腾空阶段。后蹬的效果怎样,一方面是脚部肌肉力量,另一方面要想获得最佳效果,就应让这些肌群工作时通过距离达到最大,也就是蹬伸要充分。
1.5.3 前摆阶段,即恢复阶段,后蹬脚离地继续向前摆动,为下一步落地作好准备。后蹬脚一离地,大腿就应以髋关节为轴向前摆动,使膝关节变曲。脚掌上移靠近臀部。当大腿摆到水平位置或接近水平位置时,小腿绕膝关节横轴向前摆动并开始落地。在全程跑中,运动员的骨盆大致在一个水平面内前后摆动。从左腿的恢复阶段开始,左腿膝关节向前上方摆动,骨盆按顺时针的方向转动(俯视),
当左腿膝关节摆动到最高点时,顺时针方向的转轴达到极限,左脚落地后,右腿开始向前上方摆动,骨盆又朝逆时针方向转动;当右膝关节摆到最高点时,逆时针方向的转动达到极限,此过程称为一个周期。良好的摆腿技术应是积极地向前上方摆动,牵引髋关节迅速前移,增大步长。我国中长跑运动员存在摆动迟缓的技术不足,前摆幅度较小的弊端既影响了与支撑腿蹬伸的配合,又影响了髋关节的前移,造成步长偏短。还有摆动腿前摆不足也是导致我国中长跑运动员在跑进中两大腿夹角普遍小于国外优秀选手。通常我国运动员两腿夹角在75度-90度之间。而国外优秀选手则在90-105度之间。在步频和步长方面,在保持高水平的前提下适宜地增加步长,在平时应加强疲劳状态下保持步长相对稳定能力的训练。
1.6 脚部。也许我们听过这样的建议,作为一名中长跑运动员双脚与地面接触舒适的时候首先应该是脚跟部位。虽然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理论根据,但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采取的技术动作并不是这样的。如今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倡中长跑运动员采用前脚掌落地的方法,他们认为运动员双脚踏地动作应该是脚掌前内侧积极有力并富有弹性地着地,这样体重就在膝踝关节处被伸缩性的吸收了,根本不存在脚跟触地的现象。不过运动员想跑得再快些,上述两种方法都不是最佳,应该让运动员进行自我选择。我们知道运动员沿脚外侧做落地姿势能够向前跑动快些,对于速度不同运动员要区别对待。在中长跑中由于距离较长,始终用前脚掌着地,肌肉承受不了,所以采用全脚掌着地,迅速滚动到前脚掌,屈膝反冲,转入后蹬,最后用前脚掌来结束后蹬动作会更好。
2战术方面
战术是根据比赛对手的情况,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而采取的合理有效的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所以运动员参加中长跑比赛时采用合理的战术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世界田径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比赛中要想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获得最好名次,正确运用战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我们就中长跑这个项目的部分战术加以探讨:
2.1 起跑的位置很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出发后的主动权。如果在起跑时是自己处于内道,就应在鸣枪后尽力跑在前头,这样就有助于避免受阻,或改变跑的节奏;如果是在外道,起跑至下一弯道前应尽力在有利的位置;途中跑最好在第一集团的2、3、4位。
2.2 比赛时耐力好的运动员可采取领先跑的战术,速度好的运动员可采取跟随跑的战术,这是因为耐力好最后的冲刺很难采用高速度,若采取跟随跑,势必影响成绩、速度好若采取领先跑会消耗大量能量,影响最后冲刺,也会影响成绩。另一方面,跟随跑和领先跑也可交替进行,中长跑运动员应采取这种战术。总之,应根据个人的水平来确定何时跟随、何时领先。
2.3 思想方面。比赛时要做到全神贯注,思想不能开小差,不要四处张望,不能受观众和对手的影响。在出现极点的时候,在心理上一定要坚持住,在行动上一定要积极的做到调整呼吸和步频的节奏,具体地说,出现极点时应做到深呼吸、大步幅、大摆臂,控制良好的呼吸节奏和步频,尽可能快地度过极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对中长跑部分技战术的探讨(2)在线全文阅读。
对中长跑部分技战术的探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