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经济全球化与“中心—外围”理论(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0-06-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那么,具有这些特征的世界经济体系与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得以成立的世界经济体系之间是否有本质上的不同呢?
  第一,如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早已开始的历史进程,在普雷维什提出“中心—外围”理论的时代,它就已经开始。而且,根据普雷维什的看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19世纪就已经确立它的整体性,是一个由“中心”和“外围”构成的整体。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中所假定的“整体性”特征只会更加凸现。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挑战时,并不是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某些起步较晚的国家就更有可能被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所吞噬,从而使本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在“外围”的地位上。当然,也有一些起步较晚的国家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和知识经济的机遇,获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逐步摆脱了“外围”地位,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半外围”,乃至“中心”。因此,这种整体性仍是动态的。
  第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不会因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而失效,“中心”与“外围”之间在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上的差异性仍将继续存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而扩大。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中心”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不仅仍呈现出同质性和多样化的特征,而且还出现了知识化和信息化,它们将以生产和出口知识产品为主;而“外围”国家对新技术革命的应对则是不同的,绝大多数“外围”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仍然将呈现出异质性和专业化的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外围”国家,而市场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强者胜”的制度形式,那些处于劣势的“外围”国家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它们一方面会努力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利益,发展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但另一方面则受市场机制所迫,不得不更多地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或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因此,在它们的经济结构中必然会出现先进技术部门与技术相对落后的经济部门并存的局面,也就是所谓的异质性。更有甚者,经济全球化所日趋统一的世界经济贸易规则基本上是按照“中心”国家的利益来确定的,它不仅不利于“外围”国家改善经济结构的努力,反而会使它们落后的经济结构“永久化”。当然,应当承认,也有一些“外围”国家充分利用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抓住了知识经济的特点,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完善本国的经济结构,从而上升为“半外围”国家或“中心”国家。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仅没有消除“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反而使二者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心”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因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外围”国家则由于在制定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上的附属地位,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弱者”地位,它们能够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的利益将是十分有限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扩大“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差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8年9月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占世界总人口20%的富人占有世界财富的80%,而占世界总人口10%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却不足1%,对外贸易额只有0.4%。(注:童有好:《略论经济全球化中的新问题——兼谈经济全球化呼唤国际规则》,见《桂海论丛》1999年第3期,第41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这种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这是由“中心—外围”之间的不平等性所决定的。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仅没有改变技术进步及其成果不平衡分配的状况,反而会使“外围”国家在分享技术进步成果方面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心”国家会不断利用产品生产的技术梯度差距,把过时的技术和产品生产向“外围”国家转移,造成“外围”国家对“中心”国家技术依附的进一步加深;与此同时,“中心”国家对一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拥有垄断的优势,为了保持这种优势,它们转让给“外围”国家的技术不可能是最先进的,因此在技术发展方面,“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之间始终都会存在一个梯度差距。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意味着“中心”国家的技术进步将呈现出日益加速的趋势,先进技术的升级换代周期日益缩短。这将使在技术进步进程中本来就已经落后的“外围”国家与“中心”国家的差距日益扩大。以信息技术为例,1998年全球因特网用户有1.3亿人,其中发达国家用户占92.2%,达1.2亿人,而发展中国家只有1000多万用户,仅占7.8%。如果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用户大部分都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半外围”国家这一事实,“中心—外围”之间的差距之大便可想而知了。(注:唐任伍:《论21世纪前期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见《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9期,第53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工作经济全球化与“中心—外围”理论(3)在线全文阅读。

经济全球化与“中心—外围”理论(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qishi/jingjigongzuo/4889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