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海关人文环境的创新(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造就现代海关人的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最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如果大多数人的主流观念处于僵化、西化、封建化等状态,或过多地保留旧的观念残余,任何改革都容易面临两种结局:一是失败,二是走样(即另一种形式的失败)。环境造就了人,人的行为也造就环境。从环境对人的反作用来说,构建和创新海关人文环境,实际上就是构建和创新海关人的观念,就等于造就新的海关人。海关现代化尤其需要实现这种创新环境和造就新人之间的互动与良性循环。
4、实现海关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海关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以改革解决自身问题,适应形势需要。九十年代以来,海关地位随对外贸易重要性的提高而提高,海关改革的进程随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而加快,越来越牵动着上级领导、地方政府、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神经。为了避免因改革成本加大带来的风险,“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是必要的,但更关键的,是通过人文环境建设潜移默化地调动关员的主观能动性,把决策层的“要我改”,转化为执行层的“我要改”,主动拾遗补阙,积极化解风险,保证海关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深圳海关人文生态环境现状
人文生态环境是一定条件下各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深圳海关的人文生态环境,具有突出的地域特点、鲜明的南派文化特色、强烈的海关行业特征和百年历史的烙印。
(一)工作环境——业务繁忙、工作枯燥
与政府部门和其他执法单位比,陆路口岸的废气、灰尘、噪音污染严重,旅检口岸的旅客日通过量大,海上缉私艰苦、危险多数岗位工作简单枯燥,操作重复单调。在业务量逐年增长的情况下,二线海关的一些岗位好似工厂流水线,一线海关通道关员每日加盖铜质印章的重量,相当于奥运会举重冠军的总成绩。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总也不见根本好转,新关员缺少新异刺激,情绪不稳;老关员失去耐心,疲倦厌倦。在一片繁忙的景象下,潜伏着工作效率低、态度作风差的诱因。此外,直属海关、隶属海关办公大楼多是特区创建初期所建,楼龄老化,设施陈旧,空间狭窄,与日新月异的特区环境相比照,给关员以陈旧感、落伍感和压抑感。
(二)物质条件——稳定有余、激励不足
海关大多住宅区较少绿化,缺乏运动、休闲设施。同等职级干部,较市属单位的住房面积通常要少20平方米左右。除少数长期患病、配偶下岗、家庭变故者外,关员收入与其他口岸单位、执法部门和市府机关相比明显偏低。新干部入关后,结婚、购房、育儿和养家接踵而至,经济不堪重负。关员在单位身处较差的工作环境,回家面对着狭小的住房,出门与朋友聚会,收入也逊人一筹,心理上总感到矮人一截,缺乏职业自豪感。一旦出现强力诱惑,意志薄弱者很难不被击倒。2001年7月底,监察室向关内发出1020份党风廉政建设调查问卷,51.4%的人将行业不正之风存在的原因归于薪金待遇偏低。物质激励的不足可见一斑。
(三)思维模式——谨言慎行、循规蹈矩
百年历史是一副文化重担。直属、隶属海关本就是执行机构,带有较浓的工具色彩,创造性思维很难进入传统的主流文化。地处特区,毗邻香港的特殊地理环境,使“监管严密、通关高效”的矛盾尤其突出。陆路口岸一次堵车能直接影响香港上水、元朗地区居民的生活,行政裁决一次失当可引起人大、政协代表、深港两地政府直至国务院的关注。风险大、敏感度高的工作性质促成了谨言慎行、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从积极意义上说,能严格按条文办事;从消极意义上说,则影响开拓创新。2000年后队伍中出现的“把关保险、服务危险”的错误认识和行为,实际上就是查处赵玉存等执法腐败案件,激活了潜伏着的消极行政保守因子的反映。
(四)行为方式——感性丰富、理性匮乏
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海关是海关系统的一座“资源丰富的矿山”,口岸密集,关员人数多,业务门类齐全,带苗头性、倾向性的新情况、新问题常最先出现,作为改革窗口和试验田的条件十分充足。但长期以来,由于业务量增长过快等主客观原因,管理层穷于应付,执行层疲于奔命。久而久之,即决性强的行业特点固化为单纯执行的行为方式,关员的动手能力强动脑能力相对较弱。没有时间思考—→有时间不愿思考—→逐渐不习惯思考—→重实干轻思考,循着这条线性轨迹发展,重复劳动较多而螺旋式上升较少,量的积累较多而质的转变较少,许多成果因缺乏有深度的理性思考未能总结出来,所作出的贡献与自身地位还不大相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党政司法试论海关人文环境的创新(2)在线全文阅读。
试论海关人文环境的创新(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