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一把手”
李汉
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工作中,“一把手”好比是火车头,火车头开动起来了,就会带动整个班子飞速前进;反之,则会使整个工作停滞不前,班子一盘散沙。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火车头效应”。要激活乡镇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关键也在“一把手”这个火车头。
在工作中怎样发现和培养“一把手”,怎样强化“一把手”队伍的建设,意义显得更加重大。要做好这一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在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培养“一把手”。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工作,不受级别制约,尤其是副职领导,往往都兼职担任了各项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工作的组长或副组长、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参与的中心工作相对较多,这为他们充分发挥和表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工作,又最具挑战性,最能全面地体现一个干部的适应艰苦环境能力、随机应变复杂局面能力、综合组织协调能力、统揽工作全局能力以及独当一面的能力,特别是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最能够考验一个干部是否能吃苦、是否能战斗、是否能忍耐。而这些能力和要求都应当是乡镇“一把手”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工作,又最具有影响力,在这些工作中脱颖而出的干部比较容易被群众信服。因此,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工作,是最适合锻炼、培养乡镇“一把手”的方式之一。
在工作实绩中识别“一把手”。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同时也是检验一个乡镇干部是否优秀的一块“试金石”。实绩是每一个干部德才素质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是考察和使用干部的基本依据。当前,全省各个地区都在抓县、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试点工作,群众普遍反映比较好。因此,我们要积极试点,大胆探索,不断总结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切实抓好抓实。在实绩考核的具体工作过程中,重点应该考核那些工作实绩比较突出的乡镇副职领导,考核他们是否具备“一把手”必须具备的领导素质,从中选拔“一把手”后备干部。在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基础上,从实绩中识别出适合的“一把手”人才队伍。
在工作研讨中发现“一把手”。如何发现“一把手”,沉下去才最具发言权。笔者在一次与领导下基层搞调研时,听他谈及在县里任县委书记时的事,颇受感触。讲的是他在一次下乡工作调研时,见一名副职干部正冒雨在田间地头指导烟农起垅;时隔几月,当他再次去的时候,这名干部又正在帮助烟农打摘烟花;第三次,又碰到这名干部正在与当地群众一起修公路。经过三次“碰巧”后,组织上把这名干部先后放在两个乡镇任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工作都很出色。这说明组织上是选准而且是用好了的。因为领导下去调研的事之前没有通知任何人,他也根本不知道领导要去,绝不是在做样子给领导看的。因而,组工干部应当具备善于发现乡镇“一把手”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在选配人选时,县里的领导不能只是一面地听考察组的考察汇报,而是平时要多深入到基层去了解干部。对一个干部的评价,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不能看一时一事;要把是否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作为考核和任用“一把手”的重要标准,在干事创业中建设好“一把手”队伍。(作者单位:中共铜仁地委组织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党政司法在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一把手”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