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论?
在信息不对称前提下,委托代理理论可称为不完全契约理论,主张在自然状态实现通过再谈判来解决,不能规定各种或然状态下的权责,因此重心就在于对事前的权利(包括再谈判权利)进行机制设计或制度安排(杨瑞龙、聂辉华,2006)。本文是对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扩展,它以降低或化解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内生风险为出发点,运用经济控制理论和混沌理论,使委托代理的理论建立在“有限性”这一更符合实际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和把握,增强了委托代理理论的可操作性。这对于降低经理人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减少外部监督扭曲成本和内部监督不足成本,激发代理人的创造力,构建和谐的市场主体运行机制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陈汉文,刘启亮,余劲松..2005.国家、股权结构、诚信与公司治理[J].管理世界(8). ?
程新生.2004.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4). ?
邓宏图,康伟.2006.地方政府、制度、技术外溢与企业集群的默示性知识[J].管理世界(2). ?
杜胜利,赵柳婷.2005.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高管人员及CFO制度特征分析[J].财政研究(3). ?
多纳德•海 等.2001.产业经济学与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499-507. ?
李风圣.1999.译者前言[M]//科斯,哈特 等.契约经济学.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李有彬.2006.公司治理与投资理论视角下的关系投资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 ?
林溪发.2005.对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再思考[J].商业时代(35). ?
平新乔,范瑛,郝朝艳.2003.中国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1). ?
青木昌彦.2001.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81-284. ?
沈满洪.2006.水权交易与契约安排[J].管理世界(2). ?
思拉恩•埃格特森.2004.经济行为与制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42. ?
汪伟,金祥荣,汪淼军.2006.激励扭曲下的管理层收购[J].经济研究(3). ?
伍中信.2005.现代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会计研究(10). ?
谢林.2005.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6-98. ?
杨瑞龙,聂辉华.2006.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 ?
詹姆斯•格莱克.1989.混沌:开创新科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98-102. ?
张维迎.2004.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418-431. ?
周守华,杨惠敏.2000.从公司治理结构透视财务管理目标[J].会计研究(9). ?
AYRES I, CRAMTOM P. 1994.Relational investing and agency theory[J].Cardozo Law Review, 15:1033-106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公司治理与企业内生风险(6)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