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语能力的培养(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认为交际教学法对外语教师的外语水平和外语交际能力要求过高,我国目前的外语师资水平难以适应。这种误解源于“理想化的本族语者拥有完美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黄和斌)”。实际上,语言交际存在着层阶性、不平衡性和领域差,只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交际教学法的认识和了解,采取不同的形式对外语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并且编写出与之相适应的外语教材,我们有条件、有能力运用交际教学法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3.如何培养外语能力
通过对外语能力的认识和界定,尤其是对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理解分析,笔者认为培养外语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是外语能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交际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言规则和基本词汇的掌握与运用。语言规则指的是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等不同层次上语言单位的组合规则;基本词汇是目标语言群体中所有成员都接受和使用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较强的语篇构建能力。因此外语教师应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环境,鼓励学生在这些环境中灵活地运用语言规则和基本词汇。除了完成教材中的练习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补充练习,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对所学规则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2)强调从交际活动中学会交际
语言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语言技能的掌握需要反复的实践。不少专家学者,如Hatchlo]、Kmshen…等,特别强调语言交际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交际的环境与机会,让学生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学会交际。当然,在课堂上模拟语言交际活动会有一定的困难和局限性。但是,只要我们充分认识交际活动在外语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明确学生的需求和我们的教学目标,坚持让学生在外语交际活动中学会外语交际这条原则,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学的效率必定会稳步提高。
(3)注重英语文化的输入和汉文化的对外传播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语言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会体制、科学技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处事方式等等。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应用。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即把国外的先进文化引进到国内,又把中华文化介绍到国外。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习者学习和了解目标语文化,同时也要教会学习者如何用外语来表达中国文化。多年来,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和表达以及用目标语表达中国文化一直是中国外语学习者的弱点。因此注重文化的了解和表达应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始终。
(4)外语教学应有针对性
尽管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时间和外语教学作用的局限,只能培养学习者在某一方面的交际能力。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的弊端之一在于过分强调共性和统一,这可能也是导致英语教育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在中国,学习者学习外语的目的和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和目的,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等等,从而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从事某一工作所需的外语能力。
(5)强化自学能力的培养
由于外语教学的时间与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我们不能指望学生在完成学校学习之后,就能在各种交际场合用外语进行成功的交际。但社会的需求有时却要求学生在不同场合都具有相当好的外语交际能力。也就是说,社会的需求与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缩小这一差距,我们应该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工具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观察和归纳语言在不同领域中所表现出的特有的表达方式、文体风格和语用习惯,使他们具有很快适应不同领域交际需求的能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论外语能力的培养(2)在线全文阅读。
论外语能力的培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