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如何帮助新生中英语弱势群体适应大学英语学习(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1.2 与学生广泛的接触是培养师生情感的有效方法
教师利用一切机会与这部分学生接触。例如,尽快记住他们的名字,课间与课后主动找学生谈话,内容不仅仅限于学习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与英语弱势群体之间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让这部分学生切身体会到在新的环境里,有教师关注他们、关心他们,进而把这种感情力量迁移到英语学习中去。
3.2 克服消极情绪,重树学习英语的信心
新生中英语弱势群体在以往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屡受挫折,丧失信心。教师应尽快找到英语弱势群体学习英语困难的关键问题和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消除对英语的恐惧感,重树学习英语的信心。在帮助他们重树信心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尤为重要。例如,教师发现这部分学生有进步,要采用积极的话语鼓励他们,让他们也有机会受到赞扬;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教师在作业的批语中也可以留下鼓励的话语,或画一张笑脸符号;推荐学生读一些有关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如何克服困难而成功的故事,以此来激励他们。笔者通常也会向学生讲述自己学习英语曾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帮助他们重新找回学习英语的信心。教师要切身体会学生的难处,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为他们服务,而不能采取忽略的态度。
3.3 转变教师“教”的观念和学生“学”的观念
观念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教学观念的误区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习观念的误区同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学。
3.3.1 转变教师“教”的观念
英语弱势群体的问题,是英语教学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转变对这部分学生“任其自由发展”的无能为力的观念。教师要持有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助于解决英语弱势群体问题。如果英语教师对此信心不足而采取放弃态度,英语弱势群体的问题将更难解决。
3.3.2 转变学生“学”的观念
刚入校的大学生需要树立大学的学习观念,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新生中英语弱势群体的学习观念存在一些错误。比较常见的,例如对英语学习的本质的认识,认为学英语就是背单词,背语法;英语学习存在捷径和天赋,别人学得比自己轻松,而自己缺乏天赋,再努力也没有用等等。针对存在于学生中诸多阻碍他们英语学习的错误观点,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让这部分学生意识到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是学生适应教师而不是教师适应学生,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并且外语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3]。
3.4 注重心理因素,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倾向[4]。学习动机可以划分为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原理说明了动机与学习有密切联系: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效率。正确的学习动机能推动学生刻苦努力,是取得理想学习成绩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大学英语弱势群体在以往恶性循环的英语学习中逐渐丧失明确的学习动机,英语学习陷入被动的局面。因此,在新生的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和保持英语弱势群体的英语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
3.4.1 帮助英语弱势群体对英语学习结果做积极的归因[5]
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成功或失败原因的看法、解释。学习者对学习活动进行积极归因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动机。教师要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努力有成效,利用学习成果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将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
3.4.2 适时培养自我效能感[5]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相信程度。英语学习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则是指学生对自己英语水平所能达到的程度的预期。心理学认为自我效能感能影响学生的任务选择、努力程度以及坚持性。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设条件使学生获得英语成功的经验;提供与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类似的学习榜样,结合榜样示范进行言语说服、鼓励这部分学生坚持英语学习,战胜困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英语教师如何帮助新生中英语弱势群体适应大学英语学习(2)在线全文阅读。
英语教师如何帮助新生中英语弱势群体适应大学英语学习(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