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每种语言的文化背景都是不相同的,而这种不同又可分为表层上的差异和深层上的差异。表层差异包括语言、饮食、穿着等。深层差异包括观念、价值、交际规则等。文化表层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深层上的差异的感觉并不是明显的。
2.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培养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过程。要从观念上认识文化同语言一样是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我们才能在行为上表现出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宽容。
3.处理跨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交际者能够根据双方文化背景,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交际行为,使交际取得预期成果并能够处理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冲突。
综上所述,外语能力可以分解成为语言能力和外语交际能力两部分。外语能力的表现就是如何在交际场合中正确运用和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成功地完成交际任务。
二、外语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1.外语政策
外语政策是一个国家外语教育的引航员,指导这个国家的外语语种的选择、外语教育发展的规模,以及外语教学方法等等。Masuhara(1998)认为,国家教育政策与社会政治需求、市场囚素和国家的经费、资源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外语政策,首先要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需要。除此以外,国力即教育资源的多少、学生原有水平的高低、语言学习规律等因素也决定着外语教育政策。
2.社会需要
外语政策总是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外交政策。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语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了,对外交流已经遍布了整个社会,扩大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国外技术、资金的引进,以及一些跨国公司和外资公司的建立,不仅需要外语人才的岗位越来越多,而且对听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求刺激了供给。在这些外界因素的激励下,一些学生逐渐不再满足校内的外语课程,开始自学或是参加社会上的外语培训班。
我国的外语教育面临着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要求,因此培养能胜任对外交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以满足我国科技、经济和文化等发展的需要,提出把原先以培养学生单一的阅读能力为重点转变到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和写能力沏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外语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当然我们也应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社会对外语的需求,对能力的需求在地区之间差别很大。
3.教育资源
教育也要讲效益。如果把社会看做是一个有机体,那么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有消耗,还有损耗和浪费[51。毕竟我国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国家投入的教育资金还是有限的。而外语教育要求的基础设施费用相对较高,因此在外语教学投入时要尽量节约,避免浪费。要做到充分合理地使用现有的外语教育资源。
4.学生外语水平和学习目的的差异
不同的学生在外语学习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原有外语水平的差异,语言认知方式的差异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差异。而且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外语学习目的。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差异性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异步教学,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外语能力进行培养,给每位学生提供适合于他们的教学,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能力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外语能力培养需注意的问题
根据我们对外语能力的认识和界定,以及对影响外语能力教育的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外语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在外语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尽管各个院校的外语教学目的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差异,但在教学中都必须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因为,语言能力是外语能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夕语能力的培养就如空中楼阁,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培养好语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构成语言能力的技能部分(包括听说读写等)是融语法汲词汇1、语篇、语用、交际策略等知识于一体的实际操作技能。具备显性的、有意识的知识不能保证自发的、自动的语言运用。只有完全内化的、隐性的、潜意识知识才能驱动自由流利的表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外语能力的培养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