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语法框架下的语言习得研究(3)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不可及假说则否认普遍语法的作用,认为外语学习完全不同于母语学习,普遍语法在母语习得中已经被赋值并且具体化,所以无助于二语习得,语言学习的任务完全是凭借其他心理机制和认知策略完成的。这一学说强调关键期的作用。由于成人二语习得者错过关键期,所以语言习得机制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完全消亡,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发挥作用。约翰逊利用参加测试者来美国的年龄和英语语法判断的准确性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得出结论:7岁以前来美国的孩子在语言表达和语法判断上接近母语,而语法判断中的错误随着年龄的增大呈现明显和频繁的倾向,因此对于成人二语习得而言在母语中发挥作用的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是不可及的。
间接可及说认为普遍语法仍然通过母语语法在二语习得中发挥作用。如果母语的参数设置过程与二语不同,语言学习者不能直接利用普遍语法里缺省的参数值,而是利用在已经赋值的母语语法基础上重新设定参数。他们需要依赖其他一般性的问题——解决机制使二语的数据能够满足他们语言内化的需求。沙切尔利用母语为韩语的英语习得者进行的实证研究,印证了这一观点。他得出结论,普遍语法原则只能在母语习得原则适用的条件下发挥作用。但在后来的的研究中,舒瓦茨和斯普拉斯指出二语习得者在初始阶段将母语中所有的参数设置迁移到二语学习中,当母语习得中的原则不能满足二语习得的需求时,二语学习者会在普遍语法的管约下生成新的假设。他们的观点显示,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初始阶段通过母语发挥作用,其后,直接发挥作用。
部分可及的观点赞成普遍语法原则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仍然起作用的提法,但同时认为这种作用只是部分的、非全部的,在方式上也是直接的,并非都是间接的。在他们看来,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只有部分相同,所以成年学习者很难完全达到与本族人相同的语言水平。这一观点对带参数的原则和无参数的原则作了区分。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对所有语言都起作用的原则仍会发挥限制作用,但不是所有的参数项都会起作用。沙切尔(1988)指出学习者可能会使用语言原则,但却不会使用到全部的参数。他提出了两个假设:(1)成年人学习者不会产生杂乱的语法,因为他们受到普遍语法原则的制约;(2)成年人学习者无法习得与母语不同的第二语言的参数值。
目前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用普遍语法来研究和解释二语习得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乔姆斯基研究语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释人的语言知识或能力是什么,人类是如何习得这种语言知识或能力的。但是这四种不同的观点孰是孰非还需要更有力的证据来得到进一步的验证。但人类对于语言习得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五、发展趋势
普遍语法的最简方案的出现使人们不再纠缠于解释二语习得是否通达原则与参数的问题,而是着力寻求适合二语习得发展的更精细更复杂的解释,研究的焦点已转移到影响参数设定的功能语类上。最简方案对原则参数模式中的结构和转换进行了简化和抽象化。乔姆斯基认为我们见到的各种语言形式都是同一套词库和运算系统的产物习得者先从词库中选择合适词语组成句子的初始结构,再通过合并和位移的运算使词语中的语音信息与逻辑信息在某一时刻经过拼读操作而分离,分别进入语音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最简方案模式的核心是使“原则与参数模式”不再有任何冗余的层次和操作,并能更合理地解释儿童在短时间内掌握母语的事实”。
六、结语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理论模式不断完善,80年代中期研究成果颇丰,并逐渐成为语法学界的主流学派之一。它是用内省的方法进行演绎,用明晰和形式化的方式加以表达,它使语言学的主流从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转到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的方向上来。英国语言学家尼尔·史密斯教授认为,乔姆斯基系统地说明了如何对天赋和习得的语言知识作出可验证的、有意义的判断。毋庸置疑,普遍语法是极具影响力。原因在于它创造了一种适用于所有语言的理想主义的框架或蓝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普遍语法框架下的语言习得研究(3)在线全文阅读。
普遍语法框架下的语言习得研究(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