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任务链的阶梯性。任务设计应由简单到复杂、难度逐渐加深、承前启后、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数个初级任务,并由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应当先输入后输出,使教学成阶梯式层层推进。
4. 在用中学。学生在完成具体的任务中通过使用语言而学得语言。这样的学习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Willis(1996)认为任务型教学一般分三个阶段:前任务(Pre-task), 任务环(Task cycle), 后任务(Post- task).
1、前任务(Pre-task)阶段教师引入任务。就是让学生对将要做的事情有一点感性的认识,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此阶段意在激活、启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背景知识,然后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思维图。
2.任务环(Task cycle)阶段由任务(学生执行任务)、计划(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报告(报告任务完成)三个环节组成,设计出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成完成各项任务。
3.后任务(Post-task)---有分析(教师通过分析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两个部分组成。这一阶段意在给学生一个反思、总结 、归纳语言知识的机会。
五、“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具体课例
现以JEFC Book 2A Lesson17为例,说明以上教学步骤:
1. Pre-task
值日生介绍自己在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外出游玩的情况,其他学生做要点摘记,然后互相提问相关问题,如哪些人同去了,怎么去的等,自然引出Where shall we go for the coming trip?
2. Task-cycle
Task 1:Play a guessing game
告诉学生在锦山动物园将有一个动物展,用What animals are going to be on show?等问题引入任务,让学生猜测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物名称。
Task 2:Have a discussion
教师给学生提供地图和时刻表,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地图和时刻表,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去的方式,路线并约定见面的具体时间,地点。根据讨论结果完成下面表格。
表1 小组活动计划表
Place Route Price How far Where to meet When to meet How long to stay
Task 3:Have a report and make a list
各组派代表报告讨论结果,教师汇总统计并对各组计划进行公布。
表2 班级总活动计划汇总表
Groups Places Routes Prices How far Where to meet What to see When to see How long to stay Evaluation
1
2
…
3. Post-task
1. 教师对各组代表的报告做出评价,评选“最佳设计小组”。
2. 根据各组提供的最优方案,分小组用英语写去某地游玩的计划。
3. 将学生所写的计划通过实物投影显示在屏幕上,师生共同参与评价,一起纠正语法错误。
六、任务型教学的评价
任务型教学模式将评价有机融于教学过程始终,通过学生、同伴、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实现了评价的多元化,建立一种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比如,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对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作出过程性的评价;通过检查,对学生的书面作业、、演讲和朗诵等学习行为作出过程性的评价;通过交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过程性的评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实现自我评价。
七.结束语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任务型教学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一认知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增强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只要我们坚持以任务型教学理念为指导,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充满智慧的快意与创造的欢乐,做到教学相长,形成教学良性循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任务型教学”领我走进“新课程”(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