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做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
初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虽然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可塑性大,但是他们各方面都不够成熟,缺乏知识和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遇到困难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班主任中要做好“指导”工作,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正确引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倾向和不良行为,使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成长。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指出,“初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指向学生全面发展,其核心思想和理念“以人为本、育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有困惑、有困难或出现偏差时,班主任就要及时指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比如对容易冲动的学生,要让他明白冲动的危害,引导他理性地处理问题,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对有不健康思想观念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提高品德修养;对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要给以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多给以表扬和鼓励,多给他能够体验到成功快乐的机会……
初中学生处于心理情绪极不稳定的特殊时期,要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老师就要全方位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地当好指导者的角色。
(三)做学生心理问题的治疗师。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平等对话,能让学生打开心窗,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给学生心灵的慰藉;做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能给困惑中的学生拨开迷雾,给困难中的学生指出走出困境的途径,给思想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但是,对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则要通过心理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还得当好心理治疗师的角色。
“心病还得心药治”,要治好学生的心理毛病,要在摸清学生心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分析,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明白学生的真正需求,作“对症下药”的治疗。比如不爱学习的学生,你劝他学习,他往往借口学不懂,不想学。其实不是不想学,只不过是活泼好动耐不住寂寞,怕苦怕累缺乏恒心。这类学生不缺聪明才智,缺的是成才所必需的意志和毅力。对这类学生的矫治,就要从鼓励他们认识自己的性格弱点入手,磨练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毅力。
心理治疗过程是长期而曲折的过程,要当好“治疗师”这一角色,班主任除了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外,还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心和医者的父母心。
初中学生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复杂而多样。班主任工作繁琐而艰难,但只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原则,以足够的爱心、细心和耐心去摸清学生心理,与时俱进地做好角色转换,当好相应的角色,就能实现“为了学生的发展”与“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摸清学生心理做好角色转换(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