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到户后,如何兴林富民成为了白沙村发展的关键问题。白沙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确定了以科技为支撑、开发非木质资源的发展思路。经过实地调研,村民们在竹笋、茶叶、山核桃等山货上动起了脑筋,他们接受种下科技示范林手把手地教给施肥、保水、修剪等技术培训。过去,一亩笋干竹的笋干产量至多七八斤,可通过笋干竹低产林改造,夏宏根家的笋干产量上升到了40斤。原来山核桃的产量低,而靠综合丰产技术方法,原本村民家预计只收几十斤的山核桃林,竟然收到了600多斤。第一个“吃螃蟹”的村户欣喜不已:“没想到树不砍了,收入反而增加了。”
坐落于白沙村水岸新世纪的白沙电子商务产业园,占地50亩,商铺171家,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达3000平方米。该产业园集县级农村淘宝服务中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子商务办公室、创业人才孵化基地、电子商务协会、志愿者之家、农产品O2O体验店等为一体。
在跟阿里巴巴展开合作的同时,1月28日,白沙与苏宁云商集团围绕互联网+、农村电商、白沙特色馆、物流等多个方面签署一系列重要战略性合作协议。其中,为了更好地推销白沙特色农产品,苏宁易购专门为白沙打造了农产品的销售平台,建立了苏宁易购白沙特色馆,将白沙名优农产品推向全国,让全国人民都可以在苏宁易购上直接购买,品尝到具有白沙特色农产品。沙将通过四大全国主流电商平台打造四大特色馆,即淘宝特色中国白沙馆、京东特色中华白沙馆、1号店中国白沙馆、苏宁易购白沙馆。2016年起,白沙村力争在未来三年打造电子商务标杆企业10家,每家线上年销售额达到100万元;并且打造3家年销售额破300万元的龙头企业,线上销售超过3000万元,孵化当地电子商务企业新增20家,积极争创省级、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带动全县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从而推动白沙经济转型升级。
4结语
近年来,尤其是确立“立足生态求发展,围绕特色做文章”的发展思路后,白沙人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乡村旅游,大力开发与生态、循环经济相关的特色产品,拓宽了致富门路,提高了经济效益,收到了“小村庄联结大世界、小经营开拓大市场、小投入获得大回报”的良好效果,走上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与管理和谐、生态与旅游双赢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 张禹.乡村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一以太湖源白沙村为例[D].浙江大学,2008.
[2] 张渭.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及其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 田真.鄉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与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 以威海河口“胶东渔村”为例[D].山东大学,2014.
[4] 王小会.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与机制研究一以昆明市团结镇为例[D].云南财经大学,2009.
作者:骆顺亮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