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友枝
摘要: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文化形态。大学生作为主要的网络使用群体,其价值选择与形成深受网络文化影响。必须理性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的利与弊,提炼出网络文化视野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探寻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用对策,用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网络文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原则;对策
网络文化是一种将意识文化、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融为一体的新文化,具有内容多元、空间广泛、情景虚拟、功能渗透等特性。“网络文化携带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每一个场合、角落,并以非常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的行为和观念。”生活在信息科技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是活跃在网络平台的主要群体之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不容小觑。
一、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基础,大学生在信息选择、认知、认同等一系列过程中,不知不觉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增强大学生求知欲,使其形成自主学习观
网络学习方式兴起之前,我国大学生知识的学习都是以课堂灌输为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从属的关系,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不明显。网络技术兴起后,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多元性及趣味性,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利用网络寻找学习资料,自觉开展网络学习交流会,对于书本上的疑难问题也积极上网寻求帮助,而非坐等教师在课堂上解答,并且还敢于对现行知识提出质疑,在网上进行合理论证,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明显增强,形成了自主学习观。自主学习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促进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有利于学生增强自我学习能力,树立学以报国的理想信念。
2.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其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高分即优秀,学校教育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都是机械式的,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定程度上被扼杀了,而网络文化的兴起则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提供了充足条件。在网络学习中,大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可以充当教育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信息筛选,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人人平等且相对自由,大学生不用考虑世俗的眼光,可以结交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网友,关注时政新闻和娱乐资讯,也可以随时参加网络创意设计活动展现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就网络热点问题自由发表观点,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个性。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形成的主体意识,会逐渐融合于现实世界中,在现实生活中敢于展现自己,促进自身的发展。
3.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评价标准不一致
网络的开放性与资源共享性,使西方非马思想与价值观念进入网络知识海洋,与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相冲突。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容易受西方意识形态流的影响,导致其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评价标准不一致。有部分大学生虽深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却在实践过程中只重视个人价值忽视社会价值。有的学生深受西方功利主义的影响,把追求名利作为人生第一目标,如网上出现的大学生炫富、上传寝室恶搞视频求出名,丑化了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中的形象。有的学生重物质价值,轻精神价值,往往被不法分子利用,走上传销、诈骗、抢劫等犯罪道路。同时,网络文化带来多元价值观使得部分大学生价值评价标准与社会评价标准不一致,相对主义价值得到认可,认为世间没有绝对的善恶,没有终极价值原则,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绝对自由主义持中立态度,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道德意识淡化,道德失范问题时有发生
在网络不良信息、网游、不良视频以及网络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被“洗脑”,对传统道德持漠视态度,缺乏普遍的道德观念,因受网络不良影响而导致的道德失范甚至违法犯罪问题时有发生。有大学生为了追求新奇,制造病毒软件侵入他人电脑;有的深受网络暴力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殴打他人;有的受他人教唆,进行网上诈骗;有的学生在网上传播反动言论,损害国家和社会形象;更有学生网上转播纯属造谣的言论,损害他人利益等等,这些都与网络监管力度不够,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力有关,这些行为都将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障碍,必须及时拿出合理对策积极应对。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了正负两面影响,要趋利避害,促进网络文化视野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
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光依靠传统手段教授传统内容行不通,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进行创新。在教育的手段上,既要运用课堂教育、实践教育、情感教育等传统手段,也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价值观教育,如开展微博讨论会和辩论赛,建立价值观学习交流群,鼓励学生拍励志微电影,给学生观看爱国影片,组织开展时政问答赛等等。在教育内容方面,要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使他们易于接受,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如倡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三支一扶,参与社会义务调查等等。
2.一元与多元相统一
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要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坚持统一性。统一性即一元性,就是保证价值观教育有核心的指导思想和内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导价值,个人价值在必要时候要服从社会价值。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在内容上,要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爱党爱国、自立自强、重德守信、求真尚爱的核心价值观。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单纯的闭门造车,而是要求大学生们在坚持一元主导的前提下发展多样性,取世界多元文化之精华,弃多元文化之糟粕,以此满足大学生全面化多样化发展需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论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