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
摘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比较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做出的科学决策。这个背景包括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和文化领域的多元化,也包括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本文对相关问题研究综述,以期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早就做过论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我们要科学把握“融入”“国民教育”和“全过程”的内涵,掌握理论学说。
1.关于“融入”基本内涵
焦翠丽认为,在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与国民教育紧密结合,是让价值体系为国民教育指引正确方向。蒋笃运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是将马克思主义高深理论变成家喻户晓的常识。
2.关于“国民教育”基本内涵
韩振峰提出,国民教育具有不同的分类层次和目的。比如,纵向可涵盖从小学到大学的不同阶段,横向则包括普通、职业和成人等不同领域。但不论如何分类,其目的都是全面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3.关于“全过程”的基本内涵
周中之表示,进行国民教育不能仅当做学校的任务,家庭和社会也应承担相应责任。孙洪敏的观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教育是息息相关,通过不同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共识和社会风气。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多种思想的冲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人们的思想,形成统一的社会共识,不断增强民族责任感,提高民族凝聚力,指导社会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必需。在过敏教育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核心内容,以此唤醒民众自觉,实现文化强国,突破西方意识形态的铜墙铁壁,实现中国民族的独立,保持中华民族特色。
2.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带来了文化领域的冲击,造成人们的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文化淡漠、责任缺乏等问题。迫切需要用国民教育弥补市场经济的缺憾和不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人从“物化”的世界里解放出来,拯救人的心灵,绿化心灵的沙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3.有利于提高全民族公民道德
周庆芬的观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让爱国、敬业等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和风尚,以此带动社会的不断进步,逐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人们清晰地看到社会主义较之资本主义具有较强的优势。胡锦涛主席在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地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成为引领全社会价值潮流的主流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要求和方法
1.关于国民教育的内容
肖建明的观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四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体系。四个方面都要抓,不能有所取舍;不可忽视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一定要贯穿马克思主义这条红线。焦翠丽也认为,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用共同理想来提供精神动力,助力前行;用民族精神鼓舞斗志,保持常新动力;用荣辱观指引风气,营造氛围。
2.关于国民教育中的德育
周治华提出,要不漏痕迹,“润物细无声”,也要贯穿始终,保持连续性。王琴的观点则是,要创新学习形式,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指导人们的言行,使全社会呈现一派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格调。
3. 关于国民教育的规律
郝潞霞提出了“三个转化”,也就是在国民教育过程中,首先是将核心价值理论体系转化为课程体系,以便科学教学;其次是将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最后是将教学体系转化为素质,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素质。在过敏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理”和“情”的关系,也就是何时以理服人,何时以情感人;还要关注言传与身教的关系,如何将二者合理结合。最后还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应用性,切实做到知行合一,用理论指导人们的实践,促进实践的提高。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路径选择问题
1.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角度看
韩振峰提出,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责无旁贷,都应履行各自的职责。学校是主阵地,是主角,家庭则是教育的起点。“一个好妈妈胜过一个好老师”。社会则是一个大课堂。首先要利用好家庭教育。“人之初,性本善”,树立什么样的家庭美德和家庭风气、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是要抓好学校教育这个主战场,从小学到大学,都要进行国民教育。不同的阶段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课程,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整,体现其不同阶段的特点。最后,要关注社会这个大课堂,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的过程中成长,也就是实现社会化,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不同的影响。社会是个大熔炉,各种思想融合在一起,尤其是当前社会各种思潮复杂,社会变革严峻,对人的思想的冲击非常严重,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观念进行引导。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定要重视社会教育,在社会教育中将其与公民道德教育融为一体,与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融为一体,与职业培训和岗位教育融为一体,让它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平台。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使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驾护航;大力加强宣传力度,特别是运用现代传媒的手段和力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营造浓厚的环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辟新的阵地。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家庭、学校、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共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呈现1+1>2的情况和结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研究综述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