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民化、自由、灵活、约束力低的自媒体时代,仍然需要坚定不移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学生做思想建设的引航
基于高校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规律以及他们所广泛运用的自媒体媒介特性,要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他们对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一元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从宣传教育到实践过程,多层次、全方位的实现由情感认同到实践行为的道德遵循。努力使高校学生在人人参与的自媒体中,实现既能自身甄别真善美丑,又能在交互传递、裂变传播中发挥思想卫士”的作用,真正实现高校自媒体环境的价值以及以高校、高校学生引领全社会自媒体正能量化”的可能。
三、自媒体环境下,全方位、多层次建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性生态体系
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自媒体都是客观存在,它们是传播的方式、手段,本身不具备道德能力,加强高校思想建设工作的要点仍是对于传播中人的思想教育,而且应该以生态化的整体观、全局观来开展、部署工作。
(一)从纵向、横向维度探宄高校学生价值观念建设工作
从纵向上看,育人为先一直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特色。上至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对于学生的言传身教的道德培养,下至褴褛之家对于孩子道德品质的孜孜以求,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道德品质推到教育的最高位置。中华民族历来以“道德”被世火标签”,但屡见报端的中国游客在国外的失礼”之事,不禁让我们在汗颜的同时,深深的思考中国高校现行的道德教育方式以及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工作,因为,他们是中国的未来脊梁”。
中国高校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放松过对于学生思想世界的建设,但纵观德育发展,这项教育工作却在专门的教育阵地中日渐僵死”。它逐渐沦为:空洞的教学:任务化的考核:功利色彩的应付,这个本应是高校育人首位的德育,在历史的演进中竟“畸变”成如此的存在,实在是令人扼腕。
从横向上看,西方国家在道德教育上有着独特的特点:“网络化”特点明显,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罗织相互作用的道德教育网络,整体一贯特点鲜明:环境影响潜移默化,社会环境、社区环境、校园环境共同作用,形成道德渗透影响:道德教育课程带有显著的时代痕迹,并与时俱进的开发适合学生群体的教育方式。
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各种思想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文化热点、生活信念、行为方式融合渗透到校园。所以,我国高校思想建设应站在历史的高度,汲取传统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国外先进的方式,开拓适用于新形势之下的教育模式,使我们的学生德育工作焕发生机。
(二)利用自媒体优势,实现多要素并举,罗织健全、完备的价值系统 “把德育看作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外延宽广,涵盖齐全,界限明确严整,可以减少歧义”,基于德育在社会发展和政治上的重要意义,高校必须清晰身处的社会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培育和践行,即要从高校这一生态系统的全局着眼,全盘谋划,链式发展,各点开花。在自媒体的媒体背景下实现高校的核心价值观体系,通过“学校——教职工——学生”和校园文化——学习、生活——实践活动”双股链条,逐步实现高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多点辐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性生态。
学校主脑作为思想的直接干预,首先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以及价值观念的建设,使其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自媒体的发展使得现在的师生交流与传统形式产生较大差异,若疏于教师群体的思想建设,任其在肆意自由”中运用自媒体,极有可能会通过某种媒介传递给学生,对正在形成价值观念的学生群体产生连锁不良效应。在现实高校工作中,作为高校学生亦师亦友的高校从业者,应以辅助其建立完整健全价值观念的高度,认真研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充分认识其对高校学生的精神价值,以此为前提下分析自媒体的传播特性——引导、发挥,使得高校学生的思想建设达到应有的高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加强教师团队的道德榜样作用,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展现学生身边教师、学生的道德示范,使德育工作发生在日常行为方式中。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是在日常点滴信息中,形成判断并逐渐完善的,高校道德教育面对自媒体环境之下,拥有一定判断、甄别能力的高校学生展开工作,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的道德选择。通过学生身边的人、事,特别是教师的言行,对其价值观念的正规化发展意义重大。
了解、运用自媒体,使学生在媒介运用中传递对获取资讯、素材的正面、客观视角,匡正自媒体传播中可能存在的偏颇:强调道德选择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判断:适时的社会实践活动亦能使学生在实践行为中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魅力。
利用自媒体网络实现学校环境、周边环境、社会机构多管齐下,营造小范围良性道德环境,进而实现以高校小环境,影响社会大环境”的历史责任。学校积极利用校办或者社会办主流媒体,掌握有自媒体参与的思想、舆论环境。报刊、杂志、书籍以及电子形式宣传品、视频等都是校园文化构成的部分,在橱窗、展板、学校官网、官微,教学区域、宿舍区域等地理环境中都可以“以点就面”的铺设,关于思想建设的校园文化:多方协调实现学校周边的道德氛围——“爱国、敬业、诚实、友善”。运用德育景观、道德宣讲的方式,加强商铺、社区道德文化圈,隐性的干预道德教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建设的意义——试论自媒体视阈下高校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