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茹
(齐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前沿群体的高校学生,其行为准则自然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毋庸置疑。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推动下的自媒体成为时下高校学生的信息获取和传播的重要途径,以其快捷、方便、时效等特点,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们对于信息的强烈欲求,加速了他们参与社会的速度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而广泛发展之下的新兴媒体,在使得他们潜移默化的成为“自媒体”参与者的同时,约束力较弱的微博、微信等媒介中,传达出的某些偏颇、主观的价值观念,可能会使他们迷惘、怀疑,甚至引导他们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自媒体的独特特点,高校管理者以及广大高校从业者应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责任感,抓住高校学生的特点,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帮助学生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其建构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并因地制宜的营造氛围,建立有效形式、长效机制,实现从教育到生活“多位一体”的体系化、生态化“立德树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媒体:立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6(2015) 08- 0245- 03
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自媒体日益普及,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人人参与媒体的新传播时代,同时也影响着身在其中的受众,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正发生着渐变: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事关民族兴衰和国家前途。”作为整个社会中最富有激情、好奇心和可塑性的高校学生,即是自媒体”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媒体受众。他们是处在人生重要阶段的社会未来思想主体,自媒体主观、无序的泛滥”之下,使得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着重要的任务和挑战,高校从业者要从民族兴衰、国家前途的高度,抓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不辱使命。
一、自媒体语境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 “与传统媒体相比,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征”,自媒体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数字科技等技术,在传统媒体介质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异于传统报刊、广播等形式的新型传播形式。与传统传播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极强的传播自主性:传播参与的广泛性:传播行程的多点化、互动性,所有的特点正契合了当下高校学生的精神需求,在信息传递层面对他们是极大的刺激,积极影响着他们的社会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同时,内容芜杂、传播隐蔽的自媒体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广泛发展,加之,他们的价值判断、道德体系尚未成熟等方面的问题,都成为高校学生思想建设现实存在的挑战。
(一)新兴媒体形成的自媒体语境
互联网、智能手机、便捷的无线网络、各种手机应用等方面,促使新兴媒体迅速发展,继而成为异于主流传播的自媒体”。美国人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对自媒体”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它的传播主体为媒介中的任何人: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能量巨大:在点对点、面对面”中传播,既可阳春白雪”的精英文化,亦可下里巴人”的草根文化,甚至是道听途说,等等。
在自媒体这种人与人时刻交互影响的环境里,我们更要注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背离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用更有利于被接收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建构人民群众对日常生活的解释框架,使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事务的理解合乎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自媒体”发展迅猛,业已成为现在高校学生的主流,甚至是生活惯性——刷微博、发朋友圈等。人际交流、获得资讯、学习、思想交流等等方面都极大的依赖于自媒体,它逐渐成为影响高校学生思想价值观念构建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外因,要研究它、发挥它,以此实现对高校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构建。
(二)处在新兴媒介环境下的高校学生
高校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期冀,他们的政治强度、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能否实现。高校学生以其自身独特的思想特点,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潮流作用,其思想兴奋点、注意力热点往往是同时期高校学生相对集中的思想方向,因此,高校学生的思想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在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跃然成为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育人为本,德育先行”。
高校是思想相对开放的平台,允许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环境下的思想交流、碰撞,文化的丰富、多样,亦允许观念的活跃、交融,面对如此复杂的信息环境,高校学生又可以自主选择各色手机应用、无线网络、互联设备,缺乏辨识的传播中必然出现思想意识上的良莠差异,甚至会渐变的完成颠覆自身既有先进价值观念的可能,高校从业者则历史性的成为帮助他们甄别、客观对待多元媒介传播的“精神导师”。
高校学生思想存在着:群体发展、流行跟风、易变不稳等特点,加之,网络深化发展,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索和热衷,使得微博、微信等自发性新媒介在高校学生群体中蔚然成风,这些存在先天缺憾”的媒体势必带来思想传播上的阴暗面”,任其肆意的主观传播,久而久之势必对积极价值观的建构产生影响。高校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敏感时期,担负着家庭、社会的责任,他们的思想发展状况是我们高校教育的关键所在。他们处在形成、完善过程中的价值观念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受外部环境引导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对低门槛的自媒体如若利用不当,或者监管、引导不利,势必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成长产生不良、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建设——兴国之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今高校教育中的思想、精神价值是显见的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概括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简洁但内蕴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核性价值观念,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的价值指向,强调了爱国主义的核心民族精神、重点要求高校学生的时代愿景——改革创新,提出了作为精英群体存在的价值高度——社会主义荣辱念,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任何阶段的高校教育中都是不容轻描淡写的部分,以它指引大学生的思想流向、行为方式,才是高校育人的坚定诉求。高校学生作为民族未来的希望,辅助他们完成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成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轴心任务,在具体生活过程中,以富含民族大义的精神信条微调、完成,从行为到思想的转变,认知、接受、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完整建构个性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建设的意义——试论自媒体视阈下高校学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