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害的思潮会造成思想观念紊乱
高职学生对问题的了解不能全面深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看待问题不够理性客观,容易被某种激进思想所引导,产生愤青的心理、甚至吹毛求疵。高职学生在表达爱国之情时,容易展露出狭隘的民族意识。对待国际争端喜欢用对峙的思维方式,甚至有些学生期望政府采用极端方式解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在我国迅速散播,这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选择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日益凸出的社会矛盾也给高职学生带来了思想上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给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带来一定的迷惑和误导。
(三)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高职学生通过互联网发表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伦理、环境问题和社会民生问题等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发表自己的言论并提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历史知识的缺乏是当今高职学生的一大普遍现象,尤其是当代史、改革史,在相当一些高职学生眼里仍属于盲点。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发展迅速,社会思潮传播渠道更宽广、渗透方式更隐蔽,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实和利益诱惑,高职学生在思想领域上存在的问题,势必造成了对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四)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忠诚感
由于网络普及和教育民主程度的提高,“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快捷,知识更加丰富。他们喜欢自主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张扬自我个性,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忠诚感,人际关系应对力和心理承受力相对薄弱。
(五)价值取向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影响
对物质的享受和功利的追求,使得高职学生潜意识中主张一切从利益出发来衡量人的价值。受此影响,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也实用化和唯功利化。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利益问题尤其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问题逐渐成为了广大高职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转型时期固有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使其产生极大的思想困惑和心理落差,成为多元化社会思潮渗透影响大学生群体思想认识和行为选择的重要缺口。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早就明确提出要本着尊重多样、包容差异的态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属于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其差异性和多样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尊重差异绝不是放任自流,包容多样也绝不是放弃主导。高校在应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方面,不能被动防守,要主动出击,要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现实需要,努力去引领新的社会思潮。
(一)客观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来源和实质,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批判、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对于涉及范围和领域十分广泛的思想文化现象,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各种社会思潮。客观理性地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及危害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所在并加以引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虽然各种社会思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出现的领域也不完全相同,但最后指向仍侧重于思想政治领域,对我国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生着某种程度的干扰、消解和抵消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客观认识社会思潮对高职学生思想观念的消极影响,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批判、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能,有针对性地澄清及批驳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错误观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战场、主渠道。课堂教学既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要对社会上活跃的非主流社会思潮的状况进行分析。在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的今天,通过互联网、杂志、报纸、电视乃至口耳相传等各种渠道,学生们或多或少地接触了某些非主流社会思潮的观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不一定能够准确说出“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之类的名词,但这些思潮的某些观点对他们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一些非主流社会思潮借助于似很“精辟”且富含“人生哲理”的只言片语加以表现,非常容易容易激发起学生思想的兴奋点。[3]只有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对此加以分析和评判,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跟踪研究,分析社会思潮对高职学生的影响机理,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西方社会思潮及当今我国社会思潮的新情况、新现象,消除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说服力。
(三)要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主阵地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并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认识
高职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仅凭个人道听途说和自我感受,就认为一些社会思潮的只言片语很深刻、很有哲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内容上看,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调研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当下中国社会、了解社会民生现状为主要内容的;以深入民众、服务民众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以加强职业能力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等等。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加强对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学生深入实践的社会调查研究,使我们的学生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想与现实相结合,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从而来揭示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实质。
(四)加强社会舆论环境建设,为高职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思潮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社会既是各种社会思潮滋生和传播的大舞台,也是高职学生接触和了解各种社会思潮的主要渠道。调查研究表明,课外时间是高职学生了解社会思潮的主要渠道,报刊书籍、影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接受各种社会思潮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社会舆论环境建设,积极弘扬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高职学生的思想文化阵地,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社会思潮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和危害性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例如,在报刊杂志中尽量避免不加分析地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宣传介绍;在网络建设中注重倡导文明健康高尚的网络文化,杜绝低俗恶搞和色情现象的发生。在影视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注重对影响作品的思想倾向和格调的把握与审查;在引进翻译西方社会思潮的同时,加强对西方思潮的分析批判;努力做到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碰撞及引领(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