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成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与中国传统价值观、资本主义价值观、中国近现代革命价值观相比较,得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密切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由于任何一种价值观常常贯穿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所以“三个层面”的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不可教条式理解。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比较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018-03
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大交融、大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提出及其深刻价值内涵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做了进一步的归纳与提升,将“三个倡导”提升为“三个层面”,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更进一步揭示了每一个层面的深刻价值内涵。他强调指出:三个层面的概括实际上是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由此,如何正确理解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成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密切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比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相互贯通
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儒家为代表。儒家提出的国家价值目标,谓之“和”。“和”有“平和”“协和”之义,指“天下大定”“万邦咸宁”,后来《礼记》中提出的“大同”,实际上是对“和”的形象化与具体化。儒家提出的社会价值取向,谓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后来发展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谓之“五伦”。儒家提出的个人价值准则,譬如管仲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董仲舒提出仁、义、礼、智、信,谓之“五常”;宋儒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谓之“八德”等等。既然先贤圣哲们已经构建了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今天为什么还要提出新的三个层面呢?儒家提出的国家的价值目标:“和”“大同”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追求;儒家提出的个人价值准则:“四维”“五常”“八德”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自身修养。所以,简单地说中国传统价值观不适应时代并不恰当,但它的整体出了问题,问题就出在社会层面。传统价值观的社会层面充斥其中的是赤裸裸的封建等级与人身依附关系:“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韩非子》创“中饱私囊”一说,矛头直指横行社会、梗阻国家与个人通道却又安享社会价值的奸吏劣绅。一部《水浒传》,写的就是社会不公把个人逼上“梁山”,他们所有的抗争就是为了打通社会梗阻。就连婚姻在封建社会,也只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女性毫无财产权利,其生存必须依附于婚姻或血缘关系,并且深受“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束缚。这种“纲常伦理”,横亘在国家层面与个人层面之间,常使个人“报国无门”,也常使国家“齐民乏术”。
可见,传统价值观三个层面因社会层面断裂梗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是相互贯通的,它的相互贯通恰恰突出体现在其社会层面承上启下,国家与个人层面相互通达。首先从国家层面看:何谓富强?富强就是要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保障民生和个人幸福;何谓民主?民主就是要建设自由、平等、公正的法治社会,以真正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何谓文明?文明就是要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精神与社会风尚;何谓和谐?和谐就是要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秩序,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再从个人层面看:离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会失去寄托。离开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会失去土壤。一句话:每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里凝聚成有信仰的力量,才能不断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相互贯通。
(二)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相比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相辅相成
资本主义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成果,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存于现时代的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资本主义价值观具有反封建性,资产阶级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不仅吸收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革命家的理论成果,而且汲取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思想营养。英国的《大宪章》、法国的《人权宣言》、美国的《独立宣言》,曾一度被奉为人类至高无上的文明成就。然而,马克思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价值观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那么,资产阶级关于民主国家、自由社会和平等人权三个层面的价值建构其虚伪性与欺骗性在哪里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