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网络舆情教育,塑造大学生新时代人生价值观的策略建议
新时代人生价值观决定着大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行为抉择、价值选择和政治态度。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少,社会经验不丰富,树立新时代人生价值观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加强大学生新时代网络政治观教育,不做谣言传播者
树立新时代的政治观,一是要教育大学生相信党和政府。党和政府的工作宗旨是为人民谋幸福,团结稳定是积累财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前提,党和政府没有必要刻意制造网络混乱破坏民众和谐局面。因此对于一些肆意攻击党和政府的热点舆论和政治观点,大学生要有清醒的认识、坚定的立场,不信谣不传谣并敢于和不良舆论作斗争。二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官网意识。对于一些不明来源或私人转发的热点舆论,大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不随波逐流。官网公告代表官方的意见和态度,一般情况下是经过严谨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更有采信的价值和必要。网络谣言往往是在官方不发声、群众不明真相的状态下蔓延传播。因此,官网及时公开官方态度辟谣更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官网权威意识。三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新时代大局观。大局观是政治观的突出表现,真相只有一个,谣言却有无数个,政府辟谣的速度总是不尽如人意,而且谣言具有反权力性质,更容易引起尚处于弱势群体大学生的注意。因此大学生针对网络热点事件要抛弃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因素,从国家、人民、集体等的大局利益出发思考、辨析、评论热点舆情事件。
3.2加强大学生新时代网络责任感教育,自觉抵制歪理邪说
大学生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和国家寄予厚望的生力军,是未来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大学生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接班人意识,在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中自觉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加强大学生新时代网络责任感教育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大学生对自己负责任的网络教育。对他人负责任首先要做到对自己负责任,任何互联网违法犯罪行为都有可能受到应有的惩罚,因此大学生应严以律己、洁身自好、光明正大参与网络舆情活动。二是要加强大学生集体责任感网络教育。大学生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也关系到所在高校的声誉以及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名誉。大学生在热点事件中发出正确恰当、富有哲理、成效显著的声音,就是为母校增光为集体添彩。具体做法可以采取网络目标管理、班团网络活动等来实施。三是要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网络教育。大学生将来终究要走向社会,关注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感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必要条件。大学生面对网络舆情事件,首先要想到此类事件会对社会将造成何种程度的影响,是正面影响还是反面影响?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言论。对于网络流行的歪理邪说,要敢于亮剑、自觉抵制。
3.3加强新时代网络文明观教育,拒做网络暴民
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网络行为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份。加强新时代网络文明观教育,一是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用语教育。据调查,网络流行用语在大学生中比较盛行。只有一少部分网络流行语具有正面或中性的意义,例如“666”(赞扬别人)、“因吹斯汀”(有趣的);但绝大部分网络语言晦涩难懂、寓意不健康甚至龌蹉不堪,例如“辣眼睛”(惨不忍睹)、“傻B”、“一脸懵*”、“壁咚”(撩妹姿势)、“老司机”(流氓语)、“BT”(变态)。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拒绝使用网络不文明语言,坚持使用健康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等。二是要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礼仪教育。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人类社会确是客观实在的。网络空间同样需要互相尊重、理解、宽容、诚信,线上线下人格一致,彬彬有礼、从容不迫、格调高雅、分享互助。三是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交往教育。近年来因为“裸聊”、“会网友”、“校园贷”等身败名裂、身陷囹圄或走上绝路的大学生大有人在。大学生毕竟处世未深,不懂得保护个人隐私,交往具有随意性,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或操纵。
3.4加强大学生新时代网络法制教育,培育新时代大学新人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5]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机制。高校成立网络法制领导小组,选拔法制专家组配师资队伍,精选网络法制教学内容等。二是健全大学生网络法制监管机制。利用技术手段阻止非理性网络舆情进入校园,对于大学生针对舆情事件发出的不当言论及时提醒、警告或阻止。尽力营造安全清洁的校园网络环境。三是创新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利用課堂内外,结合宿舍集体、社团活动开展网络法制教育;或者走出校园参观监狱、法庭旁听等多种教育方式,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非理性网络舆情带来的危害和网络自由主义为个人带来的严重伤害。四是丰富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法制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党的十八大以来颁布的所有互联网相关法规,从网络守法、网络安全、网络维权等各个角度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
新时代新思潮,新思想新阵地。非理性舆情会使大学生固执偏激、胆大妄为、悲观堕落、世界观扭曲等。网络舆情教育则可以降低非理性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一张图告诉你,过去半年互联网带来哪些新变化[EB/OL].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10-18.
[3]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6-04-19.
[4] 朱继东.坚持问题导向 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J].红旗文稿,2017(4):25-28.
[5] 周汉华.习近平互联网法治思想研究[J].中国法学,2017(3):5-21.
作者:陈忠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习近平新时代网络舆情教育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及策略(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