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中国化是指导我国发展的主要思想,它能解决我国现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帮助,并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发展的几大理论,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民生 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010-02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中国化注重的是将民生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它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它的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相似,所以我们国家就依据它逐渐形成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思想在我国的运用是符合当前我国时代背景的,下面我就谈谈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一、民生思想的形成
我们国家从建国时起就很注重民生问题,每一代领导人都认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的力量,所以我们一定要解决好民生问题。只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国家才能富强。
(一)关心群众生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自古以来,人民群众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就很重要,只有百姓安居乐业了,国家才能去发展经济、发展军事等。毛主席在抗战时就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也正是人民的帮助,共产党才能取得胜利,所以,当时毛主席很关心民生问题。他关心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因为这些都是可以看得见的,人民群众可以真切体会到。其次要与人民群众密切接触,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时刻与群众保持联系,让群众了解党的政策方针,遇事同群众商量,群众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我们党始终强调要保持党和人民的一致,杜绝小集团利益。正是因为我们党重视民生问题,所以才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才能在战后迅速发展起来。
(二)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为广大的无产阶级谋利益,这也是所有共产党人的目标。所以,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提出了我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论断。我们党是无私的,在每时每刻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党在长期的活动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尊重群众,爱护群众,随时准备为群众的利益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坚持把群众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时刻不忘群众,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与人民群众共同探索中国的发展之路,从而让中国在世界发展的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二、民生思想的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历史上指导思想上的第二次飞跃,也是民生思想的发展阶段。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个时期,他关心的已经不只是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了,而是关注群众的生活质量,想让中国人民共同富裕,进而形成大同社会,并且对此做了很多改革。
(一)发展生产,改善民生
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要重视发展,如果不发展,国家就会停滞不前,像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一样,使中国落后于世界。他深刻分析了我们国家的国情,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观点。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只有生产力搞上去了,中国才能真正发展。而要进行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所以他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战略思想。事实证明,这一理论让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让中国的综合国力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而且生产力大大增强,人民群众永远都不用担心温饱问题,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升,所以,发展是强国之路。
(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最高价值标准的民生观
无论国家怎么发展,人民群众始终是最重要的,所以邓小平在任何时期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无论做什么决定,都会首先考虑到群众,他的民生观就是不能让人民群众的利益受损,总结出了三个“有利于”,并且认为国家在作决策时一定要奉行这三个“有利于”。他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他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最终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民生思想的丰富
江泽民同志在继续开展改革开放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要重视民生问题的相关论断,这些论断主要是强调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人民群众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党还是要积极为人民谋福利,要时时刻刻想着人民,带领他们走向共同富裕。
(一)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也被这一代人享用。在当时,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且已经有一小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任领导人江泽民就提出不能满足于国家现在取得的成就,我们还要在贯彻党章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向更高水平的生活迈进。人民的吃穿水平已经没有很大问题,接下来就是要解决人民的医疗、出行等问题,而且还要关注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公平问题,因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的财政税收支出等问题都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影响到社会的公平分配。国家当时还提出要注重精神层面的发展,让人民对幸福生活有了更大的期望。
(二)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同志把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继承了前人的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大多数人的利益重视起来,并对前人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进一步扩大了民生问题的范围,把教育、医疗、青少年健康成长等列入民生问题,也提出了党员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这样才能更真实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对我国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也是对民生思想的丰富过程。
四、民生思想的完善
党的十七大对民生思想进行了完善,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要让人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这基本包含了民生的各个方面,也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发展研究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