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鹏 飞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体育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符合实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教育教学课程内容高度融合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发挥体育综合育人、传统文化教育功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价值认同;注重实践育人,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实现由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转化;加强组织领导,探索构建体育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经济和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社会价值取向多元态势下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形成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的精神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院校作为高校中的单科专业型院校,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使大学生自觉接受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施加的影响并提高影响的程度。更要让其外化于行,使大学生自觉追求、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理念。
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化于大学生心灵,内化于心
在人们的多方需求及精神世界多样化现实的背景下,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不断被表达出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扩大社会认同和思想共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样化价值追求的统领作用。通过宣传、教育、法规等多种手段,使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化的“大德”,而是不同社会主体共同利益的反映。
1.1 加强校园内宣传教育,拓宽宣教渠道
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认知不同,产生和形成的价值观也有所差异。体育院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必须与学校的历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同全校师生共同建校的奋斗相结合。将宣传工作作为长期系统性工作,注重宣传艺术和有效方法的探索,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从宣传内容上,着力构建校园大宣传格局,统筹规划,按照中共十八大精神,精心策划、深刻解读学生关心的理论和热点问题,坚持面向广大师生,多反映学生的心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从宣传方法和宣传载体上,综合利用校报、海报、媒体广播、校园宣讲、等常规宣传方式,创造性运用网络新媒体工具,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师生的榜样带头作用,合理区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专业学生价值观的动态差异,在确证价值观多样合理性的前提下创新宣传方式,谋求多样性追求核心价值观。
1.2 革新教学方式,提升大学生价值认同
教育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化学生,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认知的主要方式。体育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脚在激活学生的价值认同上,价值认同并不与强制灌输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知识量存在相关关系,引导学生明确自身价值需求,重塑合理的价值理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生活,统领学生价值追求。深度挖掘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中所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和目标要求,科学设计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成长所需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体系决定课程门类设置和专业考核标准。不断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增强理论自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体系建设,增加课程内容设置,突出体育特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实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建设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理论深度又“接地气”,与学生价值认同、生活习惯、理论基础、个性特点相耦合,唯有紧跟学生学情、倾听学生心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从空洞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的“价值认同”。
2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文化育人
2.1 发挥体育综合育人功能,深入挖掘传统体育文化积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文化相结合有助于核心价值观在体育院校的传播和认同。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综合育人功能,公正、合理的规则要求,团结奋进的协作意识,勇攀高峰、永争一流的挑战精神,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自强精神,爱国敬业的奉献精神,这正是体育运动体现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体育院校应结合体育项目产生、发展演变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编写出版具有体育特色文化的通俗理论读物,让大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所学项目的历史及所折射出的传统文化内涵。加强体育项目、艺术形式的宣传推广,标榜优秀运动员的奉献之美。专项教师要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研读,结合项目自身,言传身教,把体育所蕴含的拼搏、奋进、奉献精神传达给大学生,内化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认同。
2.2 通过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它讲道德、谈做人、讲诚信、博采众长、倡爱心、求和谐、重教育、器人才。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传统文化修养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件,每一个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是历史文化汇集凝练的过程。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精忠爱国、孝悌仁爱、勤劳勇敢、团结互助等道德价值观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要纪念日是在传承优秀文化、铭记历史、珍爱生命等方面所设置的节日,如青年节、建军节、共产党诞生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等。体育院校要重视并发挥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渗透教学中。挖掘纪念日、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元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节日纪念活动,有目的地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文明修养。建设网上传播阵地,探索建立网上节日文化专栏、专题网站,弘扬节日文化,凝聚民族共识,拓宽节日教化作用的影响面。
2.3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理想信念坚定、道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师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师职业操守方面的集中体现。严谨治学,探求创新,学识渊博,行为规范是社会大众对教师的普遍认同,但职业情感与道德观念缺失,价值观扭曲,职业定位不清,理想信念淡薄在有些教师身上也有所突显。体育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中心,重点抓制度规范、氛围营造、思想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严格选聘准入,坚持先培训后入岗。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等骨干群体队伍建设,坚持科学选配管理、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的统一,定期进行专题培训,完善定期考核。全体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内外兼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机制,提高教师师德践行能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体育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