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津科教园区(市级高职教育园)自创建以来,包括全日制大学、独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多种类型高等院校以及普通职业教育学校,通过教育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分享,促进人才交流,提升教育服务水平。扬子津科教园北片区为已基本建成的高职校用地,现人驻的院校有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扬州工业技术学校、扬州商务高等技术学校、南邮通达学院,接下来将放大职业培训板块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以及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也陆续进驻科教园区。2扬子津科教园区教育事业发展优势2.1相对集中的地理优势
科教园区内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相对集中,其显著特点与独特优势在于知识密集性与人才密集性,而知识与人才密集的最大价值是技术创新,用知识技术为资本创造财富,可以推进高新科技研究、开发与生产一体化,快速实现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而且,相对集中的地理优势有利于科教园内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目前,扬子津科教园内职业院校均在校内校外设立了多个实训基地,特别是和扬州当地的某些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确定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实习或就业的机会,其中不乏多个省级甚至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2.2区域经济优势
扬子津料教园区地处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区这两个国家级园区之间,给扬子津科教园提供了良好的有利经济上的优势。特别是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各高校教育资源与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纽带,同时专业的设置与调整也适时地反映了该区域及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岗位需求与变化。2.3人才聚集优势
科教园提供了大量的教育培训与就业的机会,使得大批的专业人才流向、聚集到该区域,创造良好的科教园环境,利用辐射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才聚集到园区内,产生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科教园区。同时,各高校都建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需要,建立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如扬工院与江苏扬农化工集团公司合作共建“扬农化工学院”,与中联世纪建筑有限公司成立“中联世纪学院”,与扬州百分百电商园成立“百分百商学院”等;与周边众多大中型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如“中石化金陵石化班”、“中海油泰州石化班”、“扬农化工班”等,探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3扬子津科教园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3.1学前及义务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
根据目前的义务教育都采用就近入学,近年来,“择校”成为我国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多数由于师资力量以及教育资深配置不平衡所导致的。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市区的办学条件良好、教学设施齐全、管理制度完善的“优质学校”。另外,高职院校专业领军型人物或科研服务型专家相对缺乏,社会实践经历丰富的教师严重缺乏。3.2配套实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善
大部分院校的实训基地基本上以校内实训室形式为主,采用的是非市场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但是这种单一的实践并不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学生在实习实训时不能感受到真实的职场情境。另一方面,特别是高职院校创建精品专业,要创重点品牌专业,就应该重点解决实训基地的问题,也就不能不重视高职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问题。3.3缺乏创新人才.创新能力不足
扬子津科教园区虽然有高职院校入驻,但是依然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园区内大部分院校的创新意识逐步提高,但仍然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的创新水平,科研产品转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欠缺。并且,园区内的几所高校都定位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只是停留在基层应用操作人才培养上面。3.4园区内软件资源共享实施较为困难
园内各院校封闭办校,对于名师共享、名牌专业、公共课程等软件资源共享较为困难。因此,解决这一难题就要处理好学校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可以实行“对内合作、对外竞争”模式,从而增强科教园对外的竞争能力,并能够缓解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资源短缺的压力,培育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4扬子津科教园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扬子津科教园区的院校不能完全照搬一流综合院校的发展模式,造成盲目性的思维定式: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一味地增加学科和专业设置等方面。必须以自身的实际和特点作为自己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4.1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地方科教园高等教育事业对接区域经发展探讨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