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
内容摘要 2020年是我国经济转型的最后“窗口期”。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转型与改革的时间空间约束全面增强。立足于2020这个中期,准确研判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大趋势,调整好经济新常态。把握增长、转型与改革的主动权,关键要谋划好“十三五”在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升级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其一,社会资本要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其二,加快推进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进程;其三,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相关的结构性改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十三五”服务业大国 经济转型 结构性改革 2020
作 者 迟福林,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海口 570311)
当前,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国的经济增长前景与经济转型趋势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总的看,“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后“窗口期”:化解短期增长压力的希望在2020,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在2020;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关节点在2020。如果把握好2020这个“中期”,就能奠定未来10—20年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如果错失2020“中期”这个重要历史机遇期,就会失去经济转型与改革的主动权,从而带来系统性的经济风险。这要求我们:跳出速度看结构;跳出政策看体制;跳出短期看中长期,着眼于2020经济转型升级和改革攻坚的实质性突破谋划好“十三五”。
2020:经济转型的最后“窗口期”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特定背景下,留给经济转型的时间空间有限。2015~2020年这6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节点,是从工业主导走向服务业主导的历史节点。
1.国内经济矛盾与风险增大倒逼经济转型
(1)经济运行的矛盾风险明显增大。这不仅表现在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及地方债和房地产泡沫可能引发的经济风险,而且也反映在结构调整滞后、生态环境危机因素增多、创新能力不足等结构性矛盾加大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当前,一些行业实体经济的效益不断下滑,资金周转困难,整体负债水平高。实体经济风险直接导致财政金融风险,若不及时解决,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经济风险。“十三五”能否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不仅对缓解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关键,而且对化解中长期经济风险至关重要。
(2)低成本优势明显减弱。从总体上看,以往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供求关系日益趋紧。从劳动年龄人口变化趋势看,一方面,劳动力红利基本消失,劳动力成本近两年每年以10%—15%的速度上升;另一方面,传统比较优势不断减弱。人口老龄化加快,60岁以上人口比重已经超过15%,劳动年龄人口近两年开始下降,这就使得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企业成本不断加大。 “十三五”能否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培育出新的全球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3)资源环境约束明显趋紧。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全面凸显:一是环境承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二是民众对环境的承受能力接近极限。目前,全国70%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水污染的问题比较普遍。环境污染不仅威胁老百姓的健康问题,还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导火索。顺应全社会对“APEC蓝”的期待, “十三五”能否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至关重要。
(4)社会矛盾和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贫富差距依然较大,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固化引发的社会利益矛盾与社会冲突有所增加。由于公共服务仍然短缺、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社会不公、社会信用缺失等,导致社会问题增多,老百姓抱怨增多,群体性事件增加。过去经济高速增长“一俊遮百丑”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经济下行有可能使某些潜在的社会矛盾加大并日益凸显。 “十三五”能否缓解收入分配差距,走出一条包容性发展的新路至关重要。
2.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催促经济转型
(1)国际产业分工格局调整催促经济转型。国际产业分工格局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很大压力。最近两年,欧美制造业回归和扩大出口,使我国与欧美的经济关系由原来的互补为主,逐步变为竞争与互补并存,互补性减弱,竞争因素逐步增多。
(2)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催促经济转型。我国高度重视新一轮科技革命,信息化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使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增长空间都正在或即将发生某些颠覆性的变化。麦肯锡公司在2013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到2025年,互联网、新机器人等12项重大科技发明对全球经济的直接影响将达到14~33万亿美元;可以产生16~40万亿美元的新增经济价值。这场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出严峻挑战。如果“十三五”我国不能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趋势,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就会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3)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催促经济转型。国际能源格局变化给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压力。美国能源的自给率从2008年的76%提高到2013年的84%,对欧佩克的原油依赖度大幅下降至38%,并提出到2030年风力发电占用电总量的比例不少于20%。欧盟计划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总消费的比例达到27%以上。相比之下,由于我国仍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超过欧美的总和,人均排放量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在“十二五”规划的所有约束性指标中完成程度最低的有可能是环保,估计“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氮氧化物排放减少”两个环保指标的完成率很有可能均不会超过50%。如果“十三五”我国不能在解决环境污染方面有大的突破,不仅将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增多,还会面临较大的国际压力。
(4)世界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催促经济转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当前,美国主导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提出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和投资规则,涉及我国一半以上的出口贸易产品。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只有加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力度,改变出口贸易结构,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才能把握国际经贸的主动权,应对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变化带来的挑战。如果“十三五”我国不能抓住机遇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对外开放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3.2020: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节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如何平稳渡过最后“窗口期”——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大趋势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