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1937年上海工商业发展突飞猛进,工商业从业人口骤增,如上海机械行业的技术工人1920年为2871人,1931年就增至9754人。上海需要大批劳动力来维系经济的持续发展,除了大批涌人的移民之外,儿童是未来建设上海的重要生力军,儿童的成长成才由此得到格外关注。儿童娱乐和时代发展需要相契合,引导儿童健康成长,以满足上海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塑造儿童健康的体格。近代以来,中国人素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国积弱的原因也被归结于国民身体的病态,“强国必先强种”“强民必先强儿”获得广泛认可,儿童身体的存在和强壮被认为是城市发展和国家富强的基础,娱乐也需要引导儿童强身健体。在当时的上海,作为现代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在儿童娱乐中得到格外的关注。1928—1932年,上海6个简易体育场有5个设置在小学校园中。公共体育场中也可以经常看到儿童的身影,据1930年上海市立公共体育场调查,1930年7~12月,妇孺部的活动人数分别为15640、14765、23180、22840、20900、18520、115845人,可见妇女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是相当可观的。自1928年11月至1937年5月,上海市政府举办了九届小学联合运动会,号召儿童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健康体格。儿童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体育可以帮助儿童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学会竞争等。
1928~1937年上海市政府举办了16届卫生运动大会,其中包括对儿童卫生的宣传教育。1936年第15届卫生运动时,中华慈幼协会在民众体育馆主办儿童卫生玩具指导,参加民众近千人,对家庭中的儿童玩具提出以下要求:“一,玩具不可太大,不可太小,以防危害身体;二,玩具要易于洗涤,免为疾病媒介;三,不可用玻璃制品;四,颜色不要有毒。”商务印书馆的教育片也有一些进行卫生科普工作,如《驱灭蚊蝇》记录了南京东南大学附设的昆虫局在当时所创造的一种消灭蚊蝇的方法,配合卫生讲演放映,收到良好效果。《申报》《良友画报》等还举办多次儿童健康比赛,儿童健康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其次是传播现代科技知识。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逐步取代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是获得更多利润的有效途径,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城市亟需具备现代科技知识的技术工人,由此开始注重对儿童进行科技的启蒙。
儿童图书内容走向科学化。20世纪20年代基本还是连环画的天下,连环画主要取材于传统的神话或者历史故事,如世界书局出版的《连环图画三国志》《水浒》《岳传》《西游记》《封神榜》等。30年代上海出版了一大批少儿自然科学读物。如中华书局1930年出版《走兽的故事》,1931年出版《航空的器具》,1933年出版《地球和月亮》《天空的现象》,1934年出版《象的故事》《我们的地球》《四季的好花》《云雨和雪》,1935年出版《孩子们的电报电话》,1936年出版《日光和空气》《水里的动物》《水里的植物》《伟大的蒸汽机》《海底世界》等。儿童书局于1931年出版陶行知编写的《儿童科学丛书》。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王云五主编的《自然界》《生命现象》《地球》《奇象》等,1934年出版《电世界》《表面张力》等,1935年出版《自然界的四季》《磁石和磁力》,1936年出版《动物界的奇观》《陶器和瓷器》,1937年出版《飞船和飞机》《地球和化石》《太空和航空》。开明书店于1934年出版《神秘的宇宙》,1937年出版《少年科学未来战》。这些书籍涵盖声光电化,瞒足了儿童的精神需求,又从娱乐的角度对儿童进行了现代科技知识的启蒙,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增长其知识,发展其智力。
玩具中科技知识的应用给儿童以启蒙。玩具照相机、传声器、纸飞艇、热空气球等都可以对儿童进行浅显易懂的科学知识普及。如玩具照相机让儿童明白小孔成像原理,传声器告诉儿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原理等。著名教育家蒋梦麟的童年在浙江余姚农村度过,接触到余姚生意人从上海带回来的玩具,包括“小洋刀、哨子、皮球、洋娃娃、气枪、手表等”,他认为这些“洋货”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步伐,“我们天真而不自觉地吸收这些新鲜的玩意儿,实际上正是一次大转变的开端,这次转变结果使中国步上现代化之途”。新式儿童玩具向儿童传播科技知识,教儿童“都能拿起纸折飞机抛在空中滑翔……(儿童学习)制造小小的抽水机,也能做玩具汽车。他们开始养成研究机械的习惯,这对国家的未来工业化运动是个良好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传统“玩物丧志”的观点被摒弃,时人认为玩具对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玩具是儿童的恩物”成为普遍的共识。总之,1927—1937年上海儿童娱乐已经超出传统娱乐的范畴,表现出现代性,在促进当时儿童成长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以启迪。
三、对现代儿童娱乐与教育的启示
从娱乐方式上看,儿童娱乐应形式灵活,贯穿于儿童日常生活的始终。娱乐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学龄前儿童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入学的适龄儿童来说,娱乐是其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儿童的衣食住行中进行娱乐,通过培养儿童的动手、沟通等能力,寓教于乐,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儿童娱乐是学校教育的有益添增,体育馆、公园、游乐场等可以让儿童身临其境,切实感触到生活的乐趣,并以此为契机,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文明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
从实施原则上看,儿童娱乐应以儿童为中心。娱乐是儿童接触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桥梁与纽带,让儿童在生活中主动进行娱乐,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儿童娱乐应注重以儿童为中心,避免儿童娱乐的成人化,尊重儿童的独立自主性,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儿童。只有体现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反映童真、童稚、童趣,调动儿童普遍参与的娱乐,才能让儿童真正享受到娱乐带来的身心放松和愉悦。
从娱乐内容上看,儿童娱乐应以现代知识体系为依托,实现科学化。娱乐应兼具知识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从事娱乐活动时儿童大脑的敏感度显著增强,此时接触到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今天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是儿童必备的技能,而科学的娱乐内容比静态僵化的内容更接近儿童爱玩的天性,用现代科学理性指导儿童娱乐,更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并达到教育的效果。
从娱乐目的上看,娱乐应反映时代需求。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是不断变化的,儿童娱乐应依据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合理引导儿童具备时代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全面转型时期,儿童娱乐应迎合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求,在内容、形式、观念等各个方面不断更新完善,促进儿童娱乐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把握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本质要求,推动社会变革与儿童娱乐的发展,以最终促进儿童身心的成长发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1927~1937年上海儿童娱乐及其教育导向(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