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现状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杜建政 刘宁 张翔 杨文登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 510006;广东育星幼儿教育有限公司,广州 510630;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兴义562400)

[摘 要] 幼儿心理健康素养是幼教人员帮助幼儿认识、处理和预防心理障碍的知识和信念。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结构性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存在年龄差异,年长者相对较差,但不存在学历差异。总体来看,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可以运用园本教研、自主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在此方面的素养;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开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动员家长参与。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心理健康素养; 幼教人员; 专业素养

稿件编号:20141122000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批准号:CBA130124)、广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编号:DJ2-2001)

通讯作者:杜建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E-mail:dujzh@126.com

一、问题提出

“心理健康素养”(Mental Health Literacy.简称MHL)概念由简欧曼(Jorm)等人从“健康素养”延伸而来,主要指“帮助人们认识、处理和预防心理障碍的知识和信念”。心理健康素养包括以下五方面的知识:如何预防心理障碍;识别何时出现心理障碍;怎样选择适当的帮助和可行的治疗;怎样对不太严重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自我救助;怎样对出现心理障碍或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中的他人进行心理救助。已有研究表明,采用一定的措施可以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进而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虽然学者们对许多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都有实证研究,如老年人、青年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但对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则处于空白状态。这不足为怪,因为要求幼儿自己具备心理健康的有关概念和知识,无疑是苛求的。但幼儿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着他们的长远发展和生活幸福,而且影响着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兴衰。在这种情况下,转而要求幼儿的监护者即幼教人员和幼儿家长具备相应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就是题中应有之义。本研究拟以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为将来提升其幼儿心理健康素养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结构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结构性访谈中,访谈卡片的制作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和《异常儿童心理(第3版)》关于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和多动障碍(Hyperactivity Disorder)的临床特征为依据,研究者自编两则案例,均用男童名“壮壮”和女童名“莉莉”来展示。

以随机的方式在广州市一所幼儿园选择被访者。访谈通过向被访者出示有心理障碍儿童的描述卡片进入情境。访员向一部分被访者以男童姓名展示孤独症案例,以女童姓名展示多动障碍案例i向另一部分被访者以女童姓名展示孤独症案例,以男童姓名展示多动障碍案例。访员在被访者理解案例所描述的内容后,开始结构性访谈,访谈所涉及的评估指标包括: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对解决心理问题的人的认识;对解决心理问题方法的认识;对心理治疗预后的认识;对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对心理问题的态度。访谈对象共38名,包括主班教师、配班教师及保育员,所有被访者均为女性,工作年限为半年到18年之间。

依据DSM-5和《异常儿童心理》对儿童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描述设计问卷项目,共31个,其中品行障碍(CD)有7个项目(Al、A2、A3、A4、A5、A6、A7);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DHD)有6个项目(A8、A15、A16、A21、A24、A28);焦虑障碍有3个项目(A9、Al0、A14);心境障碍有4个项目(All、A12、A13、A22);自闭症有5个项目(A17、A19、A23、A25、A27);沟通和学习障碍有4个项目(A18、A20、A26、A29),另有2个检测项目,用于检验被调查者是否认真做答(A30、A31)。项目描述的是幼儿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心理特点,要求被试判断这些行为和心理特征是否反映出幼儿具有某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问卷采用Likert5点计分,1-5分别对应“绝对正常”“正常”“不能确定”“病态”“绝对病态”。

问卷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进行,选取广州市3所幼儿园的幼教人员为被试。在答卷之前,主试首先口头强调调查仅用于学术研究,并要求被试认真阅读后作答。被试完成答卷后,主试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和回收问卷124份,然后对问卷进行筛选剔除。剔除问卷依据以下标准:问卷中的31个项目中存在漏答者;选项明显呈现出某种规律(如几乎选择同样的分数、分数有规律地波动);检测项目A30(“经常很难对游戏或者任务给予持续性注意”)与项目A8(“很难对游戏或者任务给予较长时间的注意”)的差值等于或大于2时,表明被试未认真做答;对项目A31(“听老师的话”)评分大于3者,表明被试过于倾向选择高分。结果得到有效问卷111份,其填写者均为女性,年龄在18岁到50岁之间(6人未填写年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间为半年到30年(6人未填写幼教工作年限),其中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者54人,未受高等教育者45人,12人未填写学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结构性访谈的结果见表1。对问卷调查的结果使用spss11.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项目A30仅用于检测被试是否认真作答,项目A31仅用于检测被试是否过于倾向选择高分,故这两个项目的评分不会被纳入统计分析。采用奇偶分半计算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89。被试在问卷29个项目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以及这些项目与被试年龄和幼教工作年限的相关见表2,不同学历教师在各项目评分上的差异见表3。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最大变异法正交旋转抽取因素,结果见表4。

从表4可知,共有9个因素析出。根据各因素所包含项目的内容,我们为各因素命名如下:

Fl包含5个项目,其内容为“出现消极和自我破坏性的言语”“相信自己拥有神奇的能力,并且试图真的实践它,比如从楼上跳下”“没有原因的情况下也会泪流满面,做游戏时也不开心”“过度紧张和担心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并且伴有头疼、恶心、失眠等症状”“对没有危险的物体或情境都会感到很害怕”。这5个项目反映的是个体的心理痛苦和对自身的危害。相对而言,这几个项目的得分也偏高(见表2),说明幼儿园教师通常把这些行为视为病态表现,故将Fl命名为“共认心理问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在线全文阅读。

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现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ngdian/122620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