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试论会计制度中的确认技术(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2-09-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五、费用的确认技术

  1993年以前相当于“费用”要素的确认中,没有期间费用的概念,实际上销售费用是以期间费用的方式处理的,主要特点在于产品成本分为车间成本和工厂成本。车间成本由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废品损失和车间经费等项目构成,相当于现在的制造成本;工厂成本是车间成本加上企业管理费以后的成本,是一种完全成本法。这一费用的确认标准,一方面低估当期费用、高估当期利润,与计划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车间性质”、不需要也不允许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相适应,符合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但另一方面与改革开放的要求格格不入,不符合国际会计规范,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为此1993年的会计制度改革中,将完全成本法改为国际通行的制造成本法,将“企业管理费”分为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销售费用一起构成了期间费用,第一次确立了期间费用概念。但费用仍然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成本定义为费用的对象化,即遵循“支出—费用—成本”的逻辑顺序。实际上,费用是与收入匹配的概念,因此在2001年的会计制度中,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从而纠正了原来费用与成本的因果关系,使得费用回复到应有的位置。

  六、利润的确认技术

  1993年以前,我们将利润称为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在当时计划经济环境下,企业实际是国家的生产车间,不可能也不允许有市场的观念,因而在利润的确认上,将利润分为产品销售利润,定额补贴前的利润总额和定额补贴后的利润总额三个层次。

  1993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目标的建立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观念已深入人心,利润成为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将利润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分为产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四个层次。与1981年制度比较,这里没有了资金占用费和利润补贴的内容,增加了投资收益,反映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同时由于确立了期间费用概念,使得确认的利润更加稳健,但利润概念的分层上没有完全摆脱过去的结构,仍以产品销售利润为基础,并将期间费用分割在营业利润前和营业利润后分别扣除,破坏了期间费用的整体性,与国际会计规范还有一定差距。

  2001年的会计制度,在利润的定义和确认技术上更趋于成熟,将利润定义为“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分为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四个层次,同时将所得税作为费用看待和处理,体现了利润的不同本质构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试论会计制度中的确认技术(3)在线全文阅读。

试论会计制度中的确认技术(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guanli/12450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