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学者的研究揭示正式指导关系的功能比不上非正式指导关系,而本文作者基于经验的考察发现,指导项目质量是决定正式指导关系效果能否与非正式指导关系相比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参与者的选择方式、匹配方法等指导项目特征上的差异影响着正式指导项目质量的高低。
1.师徒项目特征的影响
既有观点认为正式指导关系比不上非正式指导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正式指导关系无法建立起非正式指导关系中的亲密性。根据心理学中的亲密关系理论(Hinde,1995),伙伴间的相似性、交往频率、空间距离的接近等因素会影响关系的亲密程度,亲密度越高的关系其功能越好。因此本文提出指导项目特征中那些会影响师徒参与动机和亲密关系的因素,如参与者的选择方式、匹配方法、培训、碰面频率的规定、目标设定过程、指导项目目标等会影响正式指导关系的功能。
美国著名的指导关系研究学者Allen等人(2006)曾考察了一些组织的正式指导项目的设计特征对师徒知觉到的项目有效性的影响。她发现正式指导项目在启动之前有一些因素就已经预示着这个项目的效果了。譬如,Allen发现在项目启动前,组织有没有对师傅和徒弟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所花的时间以及培训的质量是会影响正式指导项目的效果的。此外,她还发现参与者的选择方式,譬如是自愿参加的,还是硬性要求参加的,也会影响项目的成效。其他的一些关注正式指导项目的学者也指出了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譬如师傅是否经过了一定的遴选,师徒匹配的过程与方法,是否对师徒碰面的次数和时间进行了一定的要求,师徒之间是否设定了目标,目标是如何设定的,组织是否对项目的目标进行监督和考核,等等。若组织在启动正式指导项目之前,在设计项目时能将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考虑和妥善的处理,能对师傅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遴选,能对师傅和徒弟进行恰当的匹配,允许师傅和徒弟自愿地参与项目,对师徒进行培训,要求但允许师徒参与项目目标的设定,对师徒的互动做出频率和时间的要求,对项目进行监督与管理,那么正式指导项目的功效将会极大的提高。
本文假设:在参与者选择方式上,自愿参与意愿高的项目其功能更好;在匹配方法上,师徒相似度高、空间距离接近、参与者投入较多的项目其功能更好;在指导项目启动之前,对师徒交往、利益、注意事项等进行过培训的项目其功能更好,并且培训的质量越高则正式指导项目的功能越好;对师徒碰面频率做出具体规定的项目比没有规定的项目功能好;师徒设定的培训目标越具体指导项目的功能越好;旨在促进徒弟组织社会化的项目与旨在促进徒弟职业发展的项目的功能将不同。
2.师徒个人特征的影响
(1)师傅个人特征的影响
一些指导关系研究的文献表明师傅的个人特征会影响指导关系的功能。一些学者考察了师傅的性别、年龄、教育水平、以前指导的经历、权利大小、组织中的位置、政治技能、人际沟通技能、利他主义、自尊、转换型领导风格、外向性、宜人性、责任性、内控性等个人特征对于师傅参与指导项目的意愿以及徒弟知觉到的师徒功能的影响。大多数研究显示这些师傅方面的个人特征因素的确会影响到师傅参与指导项目的意愿,还会影响到师傅对徒弟的吸引力以及徒弟从指导关系中获得的职业发展功能和社会心理支持功能。如Allen(2003)的研究显示师徒个性特征中的同情心与乐于助人的特质与师傅愿意指导他人的意愿正相关。Aryee等(1996)的研究表明师傅的利他主义人格特质能显著预测师傅的指导意愿。Olian等学者(1988)研究显示师傅的人际沟通技能显著的影响师傅对徒弟的吸引力。
(2)徒弟个人特征的影响
徒弟的个人特征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个性特征、能力特征。一些元分析(Eby,et al,2013;Ghosh & Reio,2013;Ghosh,2014)表明徒弟的一些个性特征会影响徒弟的获益。徒弟的主动性人格、内控性、情商、学习目标导向、自我监控能力与徒弟获得的职业功能和社会心理功能正相关。徒弟的能力特征,包括徒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绩效水平,也影响师傅对徒弟的选择倾向和徒弟获得的职业发展功能和社会心理功能。Allen等(2000)认为师傅会选择那些能给自身带来更多好处的学徒,并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证明:相比于有帮助需要的学徒,师傅更倾向于选择高高潜能或高能力的学徒。Allen(2004)的研究表明徒弟的能力与学习意愿是师傅选择徒弟的重要依据。自我提高动机强的师傅更倾向于选择能力强的徒弟,而内部满意动机强的师傅更愿意选择学习意愿强的徒弟。徒弟的年龄、教育水平、种族等人口统计特征会影响徒弟对师傅的获取以及徒弟知觉到的指导功能。西方的研究显示年岁大、少数民族的徒弟获得师傅的机会要比年轻的、主要种族的徒弟小一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正式指导关系的影响因素与结果探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