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PC模式下,工程物流风险预防强调总包商提前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工程物流在EPC背景下产生风险,是规避风险的最主要措施之一。风险预防的基本做法即构建基于EPC模式下的项目集约化物流管理工作模式。该模式下强调工程物流总包商充分发挥自身在集约化采购方面的优势,整合项目物流资源与货物资源,形成两类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充分结合工程项目建造计划以及工程物流方案,在充分集中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对业务操作进行分散化处理,将风险控制措施提前至工程物流作业前。具体措施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依托于集约化管理组织对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并执行风险预防措施。在EPC模式下,工程物流管理组织所采取的职能模式具有矩阵式的特点,总部负责集中物流资源,专业组负责执行具体业务操作,在集中管理的前提下实现操作的分级与分散性,以科学配置物流服务资源与货物资源。同时,将运输业务与物资供应、监造等职能相结合,可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计划与工程物流方案的契合性;第二,可依托于集约化管理组织的方式建立物流服务商短名单以及招投标工作制度,以实现物流服务资源与货物资源的有机结合。在工程物流项目执行期间,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与屏蔽将直接关系着物流实践中的风险防控能力。在招投标过程中多建议采取最低投标价或综合评估法这两种模式。其中,前者以价格为首要因素,对于规模小、距离短的简单物流项目而言较为适用,后者则纳入对价格、物流、管理等多方因素的考量,对于EPC模式下的工程物流项目更为适用。除此以外,还可利用政府部门对工程物流领域的优惠性政策以防范风险,如在海外工程物流项目中,申请施工地所在国家海关独立清关区,以缩短物流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
2.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总包商以合理的手段将EPC模式下工程物流存在的风险转移至包括业主方、施工分包方、货物供应商以及物流服务商等在内的参与主体中。具体途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面向物流服务商转移风险。工程物流项目总包商将风险转移至物流服务商的主要渠道是双方签订物流服务分包合同,因此合同签订过程中必须针对涉及物流服务商的免责条款与内容进行慎重评估,将工程物流执行期间发生风险较大的物流风险纳入物流服务商承担责任范畴中,并以物流服务分包合同作为后期追责的基本依据;第二是面向货物供应商转移风险。EPC下工程物流风险可多通过采购合同实现转移,如在采购合同中对贸易术语进行合理选择,并基于对自身物流能力的评估以降低工程物流风险;第三是面向业主方转移风险。即在总承包合同中将工程物流执行期间难以预测的物流风险转移至业主方进行处理与控制,但多数业主并不接受此种处理方式,故较少应用;第四是面向施工分包商转移的风险。如总包商可以在分包合同中详细规定将具有一定运量规模但价值低的货物以分包方式交由货物分包商负责采购以及运输,从而实现物流风险的转移。
2.3风险分散
在EPC模式下的工程物流项目中,风险分散包括对内分散以及对外分散这两个方面。从外部来说,总包商可以通过与外部企业进行合作互动的方式分散风险;从内部来说,总部可通过对内部工程物流相关项目成本科目进行适当调整的方式将风险损失分摊至其他项目中,并通过调整阶段性风险损失率的方式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3结论
本文以上分析中针对EPC模式下的工程物流风险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与阐述,首先对工程物流存在的主要风险要素进行分类,分别研究了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税务风险、技术风险等风险要素的产生原因、主要特征以及所产生的后果。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就EPC模式下工程物流风险的防控措施进行详细探讨,分别论述了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分散这几个方面的具体做法,望能够进一步规避工程物流风险,促进EPC模式下工程物流的安全、平稳、高效推进。
参考文献:
[1]姜波,徐克林,赵晓莉,等.工程物流虚拟企业风险的灰色评估[J].制造业自动化,2009,31(7):1-3,9.
[2]陈浩,徐瑶,刘晓虎,等.浅谈工程物流服务企业常规风险[J].交通企业管理,2012,27(5):69-70.
[3]王夏阳.简述工程物流的特殊性和应对办法[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68-6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EPC模式下工程物流的风险及防控做法探索(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