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理性”理论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5)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此外,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政府可逐步放开对配股的管制,而着重关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充分性,强调公司完善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强调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诚信义务和法律责任,将注意力集中在完善法律、法规上,让市场来主导资本市场的发展,使配股资金真正流向那些经营规范、业绩优良、资金使用效率高,同时又急需资金支持的公司。
(三)建立符合“程序理性”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引导人们更多地关注“程序理性”,而不仅仅只注重“结果理性”,在建立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时,更要注重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看,反映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指标有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量指标有财务类指标和市场收益类指标。但就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来看,投资者能较多的获取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而对上市公司的非财务活动情况了解较少。另外,我国股票市场具有高度投机特征,股价泡沫成分较多,市场收益指标的真实性有待检验。因此,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况和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特点,目前选择业绩评价指标时,应以财务指标为基础,以非财务指标为补充,建立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模式。
在具体的财务指标选择方面,首先,可引进EVA指标。EVA衡量的是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在其计算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整,以消除会计准则本身所造成的会计信息扭曲性影响;EVA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真实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EVA指标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反映了企业科技开发、产品开发、人才开发等非财务活动。其次,还应考虑现金流量指标。现金流量指标能够综合反映上市公司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准确揭示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更为重要的是,现金流量的计量极为明确简单,基本上不涉及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主观选择,因此与会计收益类指标相比,现金流量指标几乎不受上市公司经营者主观意愿的影响。
在非财务指标的选择方面,应增加反映企业内部经营过程、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市场占有等方面的指标,如合同兑现率、知识与智力资产贡献率、高管人员变动率及市场占有率等。这些非财务指标能够反映导致财务指标变动的深层次原因,使人们在评价上市公司业绩时,看到的不仅仅是财务结果,还有导致财务结果发生变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迟国华,迟旭升。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03(8)。
[2]阎达五,李勇。找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切入点——兼论“有限理性”理论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运用[J].财务与会计,2002(5)。
[3]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泛滥根源在制度缺陷[N].上海证券报2001-09-27. [4]石连运。论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成因及其综合治理[OL].中国会计网校,2002-08-12. [5]夏立军。从有效市场理论看我国的配股规定[J].上市公司,200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有限理性”理论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5)在线全文阅读。
“有限理性”理论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