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金融创新领域法律责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教(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2-08-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总的来说,传统法律责任制度的缺位或设计不合理,成为法律没能有效控制市场风险和阻止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甚至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一)偏离了适度监管的立场

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实施以来,美国金融监管的理念从早期的规范金融交易行为、强调对风险的管理和规范,转向放松金融管制以促进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但是次级贷款危机的发生再一次证明,金融创新产品的高杠杆性、关联性和信息的不透明,决定了仅仅依靠金融市场本身的运行机制难以防范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越是发达的金融创新市场越需要相对严格的金融监管,尤其需要政府通过加强监管防范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为金融市场的稳定提供基本保障。就美国的次级贷款证券化链条上的风险传染路径和特点而言,在风险蔓延的过程中,如果监管机构能在某一个环节发挥有效作用,及时实施监管措施,阻断风险的进一步扩大,次级贷款危机就可能不会发生,即使次级贷款出现一定的支付危机,但也不会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但在美国金融自由主义和放松监管的立场下,金融创新产品脱离了金融监管和法律责任制度的控制。具体讲,监管机构没有承担对金融创新产品风险实施适度监管的责任,没有承担防范市场系统风险的责任,被监管的金融机构也不必承担监管制度规定的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许多义务和责任,以至今天没有任何金融机构为危机的爆发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另一方面,在美国金融监管体制下,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前,任何一个联邦机构都没有足够的法律授权监管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也没有哪个监管机构为监管的缺位负责。在今天看来,虽然导致次级贷款危机的原因很多,对金融衍生产品缺乏必要的监管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背离了公平的责任理念

“公平应当是法律正义的第一要旨”[3],它要求人们在社会分工合作中都应当获得合理的收益并承担相应的义务。金融创新本身的复杂特性决定了金融机构更容易投机获利,并给其他的市场参与者带来风险。从公平的角度而言,法律应当对高收益者、高风险的制造者设定相对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最朴实的公平观,风险、收益与责任应当成正比。但长期以来,金融法律制度的设计理念更强调在自由和安全之间寻求平衡,忘却了收益、风险和责任间的对应性。回顾美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发展,因经济发展的需要,法律在不同时期所坚持的价值目标会有所变化,有时更强调效率,有时更强调安全。事实上,美国法律更倾向于强调如何激励人们通过奋斗甚至冒险获得利益,而忽视了金融创新领域的冒险行为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收益、风险与责任应当对称的公平理念基本上被束之高阁。因此,现行法律没有对金融机构及其管理层在经营金融创新产品的过程中带来风险的行为规定任何实质性的责任。尤其在金融创新产品带来高风险和高收益的情况下,法律提供了创新的自由,但没有为了金融乃至社会的安全规定风险制造者们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种偏离公平的制度理念不仅鼓励金融机构和高管们过度冒险,而且放任制造和扩大市场风险的行为。

(三)构成模式不适应金融创新发展的需要

为什么法律缺少对金融创新领域责任的设定,除了上述两个原因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传统法律责任的构成。就责任构成而言,传统法律以实体经济活动的结构为基础,形成了行为、具体损害、责任的模式。在传统的法律观念中,承担法律责任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个体的行为具有危害性或有损害后果;二是行为与危害或损害后果间有因果关系;三是必须有具体的侵害客体或对象。在实体经济和传统的法律责任理念中,虽然有的行为所导致的风险必然为社会带来巨大损失,但因为风险在法律的语境中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被视为不可抗力原因或事件,而非个体的行为结果,因此,风险不能作为认定承担法律责任的事实基础,虽然扩大市场风险的行为必然导致损害,但因不属于法律上“损害”或“危害”的范畴,也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金融创新领域法律责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教(4)在线全文阅读。

金融创新领域法律责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教(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faxue/12387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