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公共部门管理主体多元化。对具有竞争性质的公共部门应当打破其垄断局面,实现政府、私人主体、第三部门等管理主体竞争的格局,在竞争时可采取民营化、公共服务合同出租等形式。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甚至可以采用威廉。奈斯凯南的主张,允许若干“办事机构”在某些行政工作的分配问题上彼此展开竞争,以提高办事效率。总之,在这一问题上,公共选择理论和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5、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有效监督。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尤其我国现有行政法律框架下(应尽快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法》等。此外还要加强法制教育(强化公务人员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做到严格依法行政,照章办事,最大限度地防止“随意行政行为”的发生。强化对公共部门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一方面,要建构一整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监督防范机制、惩治腐败机制,促使公共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政府工作应逐步走向公开、透明,在此基础上加强各方监督如人大的工作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团体、新闻媒介、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促使公共部门提高行政效率。
6、建立科学客观的政绩效考评机制和富有活力的政府人事激励机制。行政绩效评估是对政府行政管理的业绩、政府行为的有效性及政府施政能力进行测量、评价以提高政府运作绩效的活动。是对政府综合治理能力的测评也是行政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构建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评估、考核、奖惩机制对促进行政管理的优化完善,提高行政效率有重大意义。
公务员是从事政府管理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升行政效率的关键。首先,适当借鉴西方国家的“绩酬一致”的改革做法,改革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其次,在公务员的录用、培养、管理退出等过程中应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优秀的公务员脱颖而出。最后,在公务员晋升的问题上,要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和职务任期制度,使竞岗前后都做到优胜劣汰、能上能下。
7、强化政府成本意识,贯彻效率原则。如前所述,政府管理活动中相关的成本和收益有时很难量化,但这决不能成为政府管理不讲成本的理由。尤其是我国政府机关长期以来管理缺乏成本意识更应当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有关做法强化政府成本意识贯彻效率原则。
8、推行透明、公开、民主的电子政务。21世纪是人类进入全新的信息社会的时代,借助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电子政务的推行扩大了政府信息的共享范围,畅通了信息渠道,便于政府科学决策以及与公众的交流互动从而节约了公众办事成本,也减少了政府运行的成本,提高了政务的时效性;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的推行也简化了信息反馈传输渠道,强化了行政决策执行的监督,是解决政府行政效率症结的重要补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公共行政低效率的成因与对策(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