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在中国法制史中探索依法治国的新路径探讨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摘要中国的法制历史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的法治思想对现代国家治理仍具有借鉴意义。面对物质极大丰富,社会矛盾却愈演愈烈的社会现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必由之路。“礼法合治”作为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具有极强的借鉴价值。“礼法合治”的当代运用,应以法治为核心内容,并将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礼”变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加以遵守,并逐步将人对“礼”的遵守上升为对法律的信仰,从而为依法治国夯实基础。


  关键词法制传统社会问题礼法合治


  作者简介:夏丽娟,华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D92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7.213


  古语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能让我们看清过去,帮我们选对道路,助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众所周知,我国近代曾因封闭而落后于其他国家,之后为了赶上其他国家,我们敞开国门,学习各方先进经验,视西学为救世良方。而谈到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经常被说成是“人治”、“礼治”,实则不然,中国的法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一、中国法制传统及法治精神


  中国法律的起源在中国最早的朝代夏朝,当时的“天罚神判”被认为是法律的萌芽。虽然商朝对“天罚神判”的思想有所发展,但我国古代早期法制的极致是在西周时期。彼时,神权法思想有所动摇,取而代之的是“敬天”、“保民”的思想,“礼”成为当时治理国家的唯一准绳。由于当时的社会还处于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享有特权,因此周礼坚持的诸原则都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目的,实行的是一种公开不平等的特权法。正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①。


  春秋时期的社会“礼崩乐坏”,但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上却进入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新时代,出现了儒、法、墨、道、名、阴阳各家的大论战。在众多学说之中,法家因其与以富强为治国之急的时代潮流相吻合,而取得优势地位。战国时期,群雄争霸,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法治,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在灭六国完成大一统后,秦朝继续推行以法治国的方针,全国范围内统一法律,各领域也“皆有法式”②,使秦朝成为中国古代唯一一个专行法治的朝代,但由于秦朝的法律过于严苛,平民生活困苦,最后在农民起义中早早覆灭。


  汉初,汉承秦制,以法治国,但同时为适应当时的生产生活实际,还采取了黄老学派“无为而治”的思想,虽有律法却不苛于执行。虽然“无为而治”取得了显著地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此产生的内忧外患也显示出来。汉武帝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崛起,自此便开始了法律儒家化的过程,“春秋决狱”就是最好的例证。自汉武帝之后,德主刑辅,礼法并用逐渐成为封建法律思想的核心,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礼仪规范越来越多地渗入法律之中,化为具体的法律条文,例如八议、留养、官当等。“礼法合治”虽经由汉朝一直沿用到清朝,但在各朝代之间也有一定区别。唐朝的德主刑辅着眼于大德小刑、先教后刑,到了宋朝则认为二者同等重要,明朝看似倡导儒家治国理政的思想,实际上采取的是以刑罚、律令为主的治理方式。


  纵观中国的法制发展史,是一个由单纯礼治到单纯法治再到礼法合治的过程。无论哪种方式,都曾因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而对社会治理有所裨益,也都曾因落后于社会发展而被改弦易张。而究其根本就是要采取合理的治理方式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


  二、当代社会矛盾及原因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我国已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截至201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城镇化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社会建设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不可谓不显著。然而,我们的社会同时也有许多现实的矛盾与繁荣发展并行存在,如:腐败问题、环境问题、犯罪问题、道德问题等屡见不鲜。


  (一)腐败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自身建设,加大反腐力度,不仅对领导干部加强管理,还努力解决群众身边存在的不正之风,特别是近年来一批省部级领导干部的下马,一方面彰显了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腐败问题已危及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2015年中纪委监察部发布的受到执纪审查的官员有347人,受到党纪处分的官员有229人,这仅仅是全国被查官员的一部分,但足以可见,在我国腐败目前已呈多发、高发的态势,严重影响了社会发展。


  (二)环境问题


  2015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频现雾霾围城,环境污染问题因其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备受关注。然而备受关注的现在却是由于长期漠视的过去造成的。过去的几十年,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实行的是粗放式发展,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随处可见。虽然国家大力推进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工作,但环境污染事件还是时见报端。


  (三)犯罪问题


  我国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社会秩序却现日益混乱之象。影响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生命的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除了传统的黄、赌、毒,贪污贿赂、金融诈骗、食品安全犯罪、互联网犯罪等花样翻新,还有以危害公共安全为目的的特大恶性案件也偶有发生。东莞淫秽色情服务、大学生贩毒、大学生毒害室友、毒胶囊、地沟油、暴恐事件……这些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不和谐音符。


  (四)道德问题


  与以上三个问题相比,道德问题在现代社会似乎更严重,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寻根究底都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腐败源于个人的自私和贪婪,环境污染表面上损人实质上也不利己,犯罪则直接击破了道德底线,婚姻家庭也深陷道德泥沼。老人跌倒后无人搀扶、地铁上因争抢座位大大出手、病人家属对医护人员使用暴力、编造理由骗取爱心捐款、为获得利益不惜“坑熟”、各种考试作弊行为等,都显示出当今社会道德问题的危害性不容小觑。


  造成当代社会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一方面,我国在经济体制转变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变化,许多法律法规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从立法、执法到司法的法制体系还不够健全,另外,人们的法治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另一面,道德教育失效,本来应该作为道德教育实施者的人,却不能做到榜样示范,致使整个社会风气不正,归根到底是公民法律信仰的缺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在中国法制史中探索依法治国的新路径探讨在线全文阅读。

在中国法制史中探索依法治国的新路径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faxue/122303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