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案例讨论法
案例讨论法也是法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法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可以适用。在学生学习完一部分理论知识,如法理学或者宪法学的基本知识后,选取3~5个典型的案例,专门抽出2~4个课时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其次,由小组总结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小组之间对于讨论结果可以相互质疑和辩论;再次,由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指出案例分析中存在的不足,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具体引导和分析;最后,让每个学生写出书面的讨论结果,以便于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在讨论案例的选择上,可以选取那些与公安执法工作紧密相关并且与教学内容贴近的典型案例,这样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
(二)法学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是检验老师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考核方式上改变传统的以理论考试为主的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的弊端在于:老师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学生也只是被动地记忆,考前可通过死记硬背蒙混过关,无法真正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法学概论的考核方式上,要进行重大变革。根据学生在不同教学环节的综合表现,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法学概论课程的综合评价体系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与运用,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试卷考试题型的多元化
传统考试主要通过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来考核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学生通过突击记忆就能蒙混过关。现在要实现试卷试题题型的多元化,加大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的比重,甚至全部采用以上题型,让学生不能直接在课本上找到试题的答案,只能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出试题。甚至在选择题和判断题出题的时候也采用案例的形式,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利用法律基础知识进行办案的基本执法能力。
2.成绩评定方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成绩评定方式只是通过试卷成绩来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不能全面评判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因此,我们除了考试这种成绩评定方式以外,还有其他更多的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可以通过在上课期间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以及教师布置让学生在课外完成的一些作业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判。具体来说,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主要包括案例分析、辩论教学、案例讨论、模拟法律程序、法庭观摩教学等方面,课外活动包括义务法律咨询、社会实践、假期实习和见习等方面,重点考核其实践操作能力。在成绩所占比例上可以采用5∶4∶1的比例,即考试成绩占50%,课堂表现及实践操作占40%,课外实践占10%,重点考核学生利用法律知识具体操作的水平和能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关于公安院校法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