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工业发展机制,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引导企业与金融部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金融部门支持,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努力拓展境内外资本市场,支持树脂公司资本扩张。优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引导和帮助中小企业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和重点龙头企业做大规模,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适应市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增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步伐,支持企业搞好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的现代化。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实现“三废”达标为目标,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包装,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全面建成树脂公司利用电石渣建设4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
二、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面向市场、面向城市,走产业化、标准化发展道路,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农民新村建设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繁荣农业和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业投入,不断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加大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多渠道筹措农业发展资金,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十一五”期间,加大塘堰淘淤防渗力度,增加蓄水量,整治渠系385公里,新增渠系31公里,治理水土流失60平方公里。继续实施好人饮解困工程,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积极推进以沼气池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扶持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的各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各类经济实体和中介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各环节的运作和经营,尤其是吸引和鼓励有技术、资金优势的工商企业参与现代农业的开发。推广节水农业、无公害农业和绿色农业,巩固以金花梨为主的川西北水果基地建设成果。鼓励有条件的乡镇积极发展现代园林农业和设施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机械化、水利化水平。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抓好农产品市场流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到“十一五”末,建成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户,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50个,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10个。推进水产养殖业发展,扩大畜禽良种化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达50%以上。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扩大劳务输出,抓好农民工援助工作,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
——坚持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农民新村建设。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重点加快文明乡镇(村、组)、农村小康示范村和扶贫新村建设,全面完成40个扶贫新村开发建设工程。鼓励农户向场镇、中心村、交通干线集中,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农民新村30个。
三、实施旅游开发工程,搞活第三产业
充分利用区位、资源和传统文化优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旅游业、餐饮娱乐业为突破口,重点抓好精品旅游景区打造、餐饮品牌创建、现代服务业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xx产业二次升级。
(一)旅游业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以实施三国蜀汉文化旅游区开发工程为龙头,逐步形成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三国蜀汉文化和调元文化为依托,佛教文化和生态观光旅游为补充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构建完善的旅游体系,打造特色旅游。
——整体推进旅游开发进程。抓好旅游项目包装宣传、旅游景区建设,变景点式旅游为景区式旅游。重点实施三国蜀汉文化旅游开发工程,加强与成都武侯祠、绵阳富乐山、梓潼七曲大庙山、剑阁剑门关的景区联合,推出以庞统祠墓为核心,包括蜀都门户、落风坡、八卦阵、点将台、凤岭湖、水龙洞等景点在内的核心景区项目,打造白马关三国蜀汉文化游;推出以美食休闲一条街、仿古商业步行街、复古城墙、潺亭水城建设为重点的县城文化休闲旅游建设项目,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游;抓好文星李氏宗祠、醒园、读书台的开发和东汉岩墓群、观音岩石刻保护,进一步建设才子文化故乡,打造调元故里游;以万佛寺、宝峰寺为载体,抓好佛教文化游;结合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抓好生态观光游。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个人工作计划大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范文(4)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