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评价机制滞后。整个社会主要认同点还是高考升学率,新课程目标与家长、社会心理有一定矛盾,高考仍是高中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关系到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只要高考升学率指标稍有下降,就会招致各界无形的压力,这严重制约着学校在课程改革中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抑制着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同时,也严重制约着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参与热情,极大地制约着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目前,一些教师仍然认为高考仍改变不了其选拔性的特征,为了对学生和学生的家长有个交代,学校还是要培养学生考高分,而学生要想考高分就是要多背、多练,因此,“题海战术”仍大行其道。如果不彻底解决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关系,那么新课程改革就有可能是穿“新鞋”走“老路”。
4、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面临困难和挑战。受人力、物力、财力诸因素的制约,学校的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和挑战,处于“应为”却“难为”的境地,学校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不能满足需要,与《课程标准》相统一的辅助性教材较少。学校建设课程、实施课程和管理课程还缺乏具体可操作性指导。社会实践基地类型、规模、作用和运用机制需进一步丰富、扩大、加强和调整。
九、今后打算与安排
1、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直接执行者,其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新课程实施的成果。我们准备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从加强教育理论学习、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深化教育教学研究等形式,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并加大教师专业化成长情况考评的权重,使多数教师能够尽快地适应新课程,从根本上改进教育教学方法,领会贯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2、落实课程方案,完善校本教材
进一步加强调研,大胆改革,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并借鉴外地兄弟学校的经验,从新高一开始全面大胆尝试课程设置等难关课题。在已有本校管理、学案、学法三方面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继续修改完善校本教材,营造更广阔的课程改革空间。
3、继续强化“六要点教学法”的实施,探讨新型课堂文化
努力加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课堂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力争在本年内形成显著特色,课堂教学改革有根本性变化,教育教学质量有突破性提高。
4、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
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班本教学。教师要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实现由“课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向“生活实践、世界万物均可成为课程资源”的根本转变,努力开发并积极利用好各种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研究多元化评价的问题
评价问题的研究我们拟把重点放在定性评价、过程评价的具体操作上,继续深入研究我校五大创新点之一——当堂测试在评价中的作用,进而使评价成为促进课程改革的动力,从根本上改变评价滞后的局面。
6、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办学特色。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我们将大胆实践、完善我们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根据实情、校情,制定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办学特色。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向纵深发展,继续强化领导力、执行力的深入研究,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理性思考,形成财富,丰富充实学校文化。
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程改革的理想境界,有无数的问题和困难等待我们去化解。我们将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强化校本教研,继续开展适合我校实际的富有魅力的探讨,为营造更广阔的课程改革空间,燃起我们对学校文化的热情,激活我们的思维,拓展我们的视野,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蕴涵活力的追寻途径,以课改助推学校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作汇报实验中学高中课程实施情况汇报(1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