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工作报告(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积极办复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坚持重大事项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和向市政协通报制度。市政府1名副市长和5名部门负责人向人大常委会述职并接受评议。办复市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64件、政协委员提案67件,全面有力地推动了政府工作。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市委正确的领导,得益于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我们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大力支持我们工作的省市驻双单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以及所有对我市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界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刚刚起步,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与发达地区和省内同等规模县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产业层次低,工业集中度不高,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财政支撑能力不强,骨干财源单一,抗风险能力弱;农业和农村经济受自然、市场因素影响大,持续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农民增收难度依然很大;部分乡镇的村容村貌还不够整洁,与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集团或大规模的民间投资还不多;社会发展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较多,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还不够和谐;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一些执纪执法部门服务意识不强,“三乱”问题仍然存在。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2006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全面打造经济强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今年市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哈尔滨市委十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抓好招商引资上大项目,以开发区建设为平台,着力提升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中等规模哈尔滨卫星城步伐,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双城市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收入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4%;符合政策生育率92.5%。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长足发展。
市政府在征求方方面面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今年要努力办好十件实事:铺筑通乡通村公路259.6公里;修建铁北区工农路2000延长米;改善居住环境,建设住宅小区10万平方米;实施南大街、西大街步道板改造工程;实施四条主干道路灯改造安装工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全部纳入医疗保险;辟建一所占地4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兆麟小学;改造13所农村乡镇卫生院;对农村1329户贫困户的倒塌及损坏房屋实施救助;安置就业再就业2000人。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提升产业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搞好中心村镇规划,启动新农村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入手,以惠及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创建专业村、生态村、平安村为着力点,以治理脏乱差、改善村容村貌为切入点,以村屯绿化、道路硬化、环境美化为突破点,以加快通乡、通村公路、改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围绕发展生态型畜牧业,大力推广沼气等实用技术,将牲畜粪便变成清洁燃料和有机肥料,形成良性循环,彻底改善村屯环境。要采取综合整治等措施,先期启动双城镇、周家、兰棱、五家、韩甸、农丰、杏山、新兴8个中心镇,同时要求其它乡镇规划一个中心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政府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市政府工作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