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学校教育中的“分数中心”导向,特别容易使勞生产生心理问题并激发学生间的竞争

意识,从而导致不同成绩群体之间的矛盾和欺凌。

D.校园欺凌问题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而《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发布,

更是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E.校园欺凌中的旁观者是游离于欺凌事件之外的,虽然会被施加心理影响,但也可能会

引以为戒,所以所谓其也是受害者的说法过于绝对。

9.怎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校园欺凌现象?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初,母韩有娠,梦旌旗鹤雁降其庭,云有天赦,已而生弼。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

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通判绛州,迁直集贤院。康定元年,日食正旦,弼请罢宴彻乐。执政不可,弼曰:“万一契丹....行之,为朝廷羞。”后契丹果罢宴,帝深悔之。

时禁臣僚越职言事,弼因论日食,极言应天变莫若通下情,遂除其禁。庆历二年,为 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会契丹屯兵境上,遣其臣萧英、刘六符来求关南地。朝廷择报聘者,皆以其情叵测,莫敢行。夷简因是荐弼。欧阳修引颜真卿使李希烈事,请留之, 不报。弼即入对,叩头曰:“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帝为动色,先以为接伴。英等入境,中使迎劳之,英托疾不拜。弼曰:“昔使北,病卧车中,闻命辄起。今中使至而君不拜,何也?”英矍然起拜。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

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帝闻之,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弼曰:“此守臣职也。”辞不受。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

六年三月,以母忧去位,诏为罢春宴。故事,执政遭丧皆起复。帝虚位五起之。弼谓此..金革变礼,不可施于平世,卒不从命。英宗立,召为枢密使。后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元丰六年八月,薨,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

注:①夷简:吕夷简,时任宰相。②前资:已去职的官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

日为奏/请受赏/

B.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

日为奏/请受赏/

C.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

日为奏/请受赏/

D.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

日为奏/请受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旦,即春节,每年的正月初一日。农历每年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旦,为旭日东升,

农历的初一日。

B.执政,执掌朝政之意,为执政官。宋代称参知政事、门下侍郎、尚书左右丞、枢密使

等为执政官。

C.河朔,泛指黄河以东的广大地区。河,古代特指黄河;朔,在表示方位时指东方,如

朔风即东风。

D.虚位,指特意空出职位,表示期待贤能。原为宴席之上空出座位,等待贤者到来,表

示尊重。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富弼热衷学习,才华横溢。富弼从小就热爱学习,气量大度;被范仲淹认为辅佐帝王

的良才;晏殊看了他的文章,很欣赏富弼,并将女儿嫁给他。

B.见识卓越,虑事周详。康定元年发生日食之后,他建议撤除宴会舞乐,执政者未釆纳

此建议,而契丹果然不参加宋朝宴乐,令朝廷蒙羞。

C.富弼忠于朝廷,勇于担当。契丹屯兵边境,派遣使者谋取割占宋朝国土,富弼挺身而

出,为主分忧,接待应对契丹使者,据理力争。

D.富弼变革创新,救民水火。河朔大水,灾民流离,食宿无着,他一改前人聚民施粥的

陈旧方式,调动官、民之资,养生丧死,成效显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朝廷择报聘者,皆以其情叵测,莫敢行。 (2)弼谓此金革变礼,不可施于平世,卒不从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4、15题。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张五的,首联“隐者自怡悦”表现了作者对于张五隐逸生活的

向往之情。

B.诗人登高而望,看北雁南飞,逐渐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不禁有行将就木

的破灭之感。

C.虽然接近黄昏,但作者看到“清秋”之中仍有清秀之景,由此从悲伤中走出,生发出

兴致。

D.“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

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E.这首诗文字朴实,情感真挚,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景色。 15.有人评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结合“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

如月。”四句,说说这几句诗是如何体现“言浅意深”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春望》中“

”借鸟声表达家国之悲;屈原《离骚》中“

”以

”以鹰之卓然不群寄托自我追求;李白《蜀道难》中“

鹤表达山高。

(2)《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体现音乐哀伤特点的句子是: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真抓实干才是硬道理,少些来回比划的雕虫小...技,少做些表面文章。 .

②美国在韩部署“萨德”事件还没有平息,法国警方又开枪射杀我留法公民,面对这些石破天惊的事件,中国民众义愤填膺。 ....

③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这象征团圆美满的中秋佳节呢。

④身处当代的我们踌躇满志,意气昂扬,为了改变落后的局面,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大家都做着不懈的努力。

⑤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

⑥朴槿惠平素那种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及强硬的政治家风度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左右局....势,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都无影无踪了。

A.③⑤⑥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①②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视眼矫正手术是“个性化”的手术,应参照患者的个人条件、术前检查来选择合适

的激光矫正手术,因此切忌不要有“要做就做最贵的手术”的想法。

B.习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直面现实、充满自信,蕴含着质朴真挚的为民

情怀、许党许国的担当精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C.若不提升网游的内容品位,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只是单纯强调减少游戏时间或者

一味强调家长的教育引导,很难真正达到引导孩子健康上网的目的。

D.《战狼2》塑造了冷锋这个典型的中国军人形象,他铁血却不冷酷,以自己的勇敢和

智谋阐释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价值观。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这次对你公司的惠顾,令我眼界大开,你们的经营确实具有很多创新理念,佩服。 B.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天把您的这幅墨宝挂在寒舍,寒舍立马蓬荜生辉。 C.你的请托虽然难为我了,但由于运气好,一路绿灯,不然这事不知拖到猴年马月。 D.同学们,领导派我来做你们的恩师,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一定把你们带好。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一提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① 实,保护海洋生态系统,②

。其

;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捕捞成鱼,不仅能

,从而有利于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近

获得渔业产品和经济效益,而且③

些年来,我国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就是力图在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利用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陕西礼泉的袁家村,兴平的马嵬驿,富平的中华郡,在发展小镇民俗游之后,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并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较快发展,可见,发展民俗游必然带来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依然延续单纯农业的发展模式,这扼杀了发展的可能性。如果转变思路,发展民俗游,才能激活经济,适应当下的发展趋势。

①发展民俗游并不一定能带来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 ③

。 。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②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菜根谭》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读了上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一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榆林市2018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9510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