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农村常住居民的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增加投入,提高补偿标准,调动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到2015年,全体居民都能享受医疗保障服务。做好如下工作:①对方杨、周铺分院分别投资260万元、230万元维修房屋、添置设备。②投资100万元,在马鞍新建社区服务站,与街道工业园区配套;③对中心卫生院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培训力度,医疗服务提档升级。
4、加强食品卫生监管,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实施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打击无证经营,有证经营单位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99%。开展专项整治和食品打假工作,加强食品生产、流通领域抽检。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四、其他事业
1、人口与计划生育:以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街镇为目标,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总人口控制在10万人以内。 2、老龄事业:建立健全以老年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为主要内容的老年服务体系,完善街村两级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完善方杨、周铺两个福利院建设,规范管理,将全街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3、妇女事业:提高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全面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
4、儿童事业: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1
5、 残疾事业:重视和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改善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等状况。 五、广电、邮政、电信、环保事业
1、广电业:有线电视全面普及,网络升级整转数字电视,在老建制镇方杨、周铺恢复广电分支机构,实现数字电视“村村通、湾湾通”。
2、邮政业:进一步扩大农村邮路覆盖率;在老建制镇方杨、周铺恢复邮政分支机构,新增投递点50个,方便广大居民。
3、电信业:大力发展电信事业,至今年底,固定电话百人普及率达11.7%,入户率达51.5%。2006—2010年,入户率达80%,交换、接入设备容量达2万用户线。宽带入户率达30%以上,用户达6000户。建设第三代移动通讯,用户达5000户。拓展新业务,宽带网上购物。
4、环保业: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线,强化环境生态分区。突出水环境保护重点,力争到2015年基本控制环境污染,竭制生态恶化,总体符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试行)》的各项标准,成为全区环保重点建设示范小城镇。 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推进民主化进程,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大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实行民主理财,村级财务实行“民主管理、街级监控”, 化解村级债务一千万元,逐步消灭村级债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
32
进一步加大“六五”普法力度,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尊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全心全意服务人民。
七、营造和谐稳定发展氛围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开展学校周边环境、道路交通安全、烟草社区化、重点工程建设、重点路段治安环境等专项整治,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强化治安防范体系建设,努力创建平安仓埠。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防止发生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平安仓埠”建设,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民事纠纷调解率达98%以上,治安案件查处率达80%以上,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加治安科技投入,在全街主要路段、重点部位实行电子监控,老城区监控覆盖率达50%,新建小区要全面实行电子监控。有效遏制重大治安事件的发生。
33
第六章 着力改善民生
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五年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以上。充分发挥街劳动保障事务所的职能作用,努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就业服务网络。 2、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以建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按照城乡统筹、因地制宜、保障标准与承受能力相适应、权利与义务相匹配的原则,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到2015年,各项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完善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制度,保障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鼓励支持慈善互助活动,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福利设施建设,推进公益事业社会化进程。
第七章:加快“两型社会”建设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倡导绿色生产生活
和文明消费模式,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强全街人民的凝聚力。
34
一、实施“五大工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法保护环境,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宁静、绿色”五大工程。
1、蓝天工程。加强对中心街村居民烟尘、餐馆油烟、机动车尾气、二次扬尘等污染源的治理,禁烧农作物秸秆。到“十二五”末,城镇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标,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90%以上。
2、碧水工程。加大倒水河治理力度,提升域内水质质量;治理工业废水排放和河流污染,强化对项目用水、水源地、农村水污染的管理。“十二五”期间新建日处理污水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到“十二五”末,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9%、倒水河水质达标率达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不小于85%。
3、净土工程。强化对规模畜禽养殖业、使用农用薄膜、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管理,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过量施用、污水灌溉、土地破坏。到“十二五”末,全街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达到90%。
4、宁静工程。强化治理工业、建筑、交通、社会生活等噪声源头,推进安静居住小区噪声达标创建工作。到“十二五”末,声环境综合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居民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不超过52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不超过65分贝。
5、绿色工程。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环境优美村、绿色单位,实施“三绿工程”(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加强对白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仓埠街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