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诗词闲话之三—用韵如用兵 - 图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了《平水新刊韵略》,又把平水韵的一百零七韵改并为一百零六韵,清代又在此基础上编撰了《佩文韵府》,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平水韵”。

从古代韵书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现在使用的平水韵不仅仅是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地区的语言的反映,而是综合多个时代和多个地区的语言特色,经过长期积累的专门用于近体诗写作的书面语音体系。注意,不是口语语音,事实上从《切韵》产生之初,各代韵书对《切韵》的修正都不仅仅局限于当时的主流语言,比如:《唐韵》形成于唐代初年,从口语语音来说,应该是主要反映了长安(现西安附近)地区的主要语言特征,但是,从平上入去的分类来看,其中也保存了相当多的古音成分,并且力求反映出当时某些南方方言的语音特点。明显的例子是,入去声虽然在唐古音中也有运用,但是,按照唐古音应该不会分出去声57韵和入声32韵之多,只能解释为是对南方方言语音特点的反映。当然,由于我们已经无法回到唐朝去亲身体会古人的唐音汉韵了,这种说法只能是一种推论,至于它正确与否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来支持。不过至少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近体诗的用韵是结合古代音韵学的基础上,随着各时代的语言特点而不断演变的书面语音体系。当我们对近体诗用韵有了如上的定位后,近体诗押古韵还是新韵的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

首先,因为是书面语音体系,我们就不能一概而论地用口语语音来押韵,比如现在经常在网络上看到的近体诗中-ing, -eng不分、-ing, -in不分、-en, -eng不分、甚至-an, -ang

第 11 页 共 11 页

都不分的做法就有点问题了,这已经不能叫做新韵,而是叫做“随口韵”了,这有点像戏曲里面的十三辙。

其次,因为用韵需要结合时代的语言特点而进行不断的演变和改造,我们也不能墨守成规,一味地用平水韵来局限近体诗的用韵。尤其是随着普通话标准的推广,使用新韵已经成为了一种可能。但是,这里的新韵不是像一些人提倡的那样,只要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或者新华字典押韵就可以了,要知道汉语拼音方案是为了印刷和书写方便而制定的,有一些不同的音位都被合并为一个音位,用一个拉丁字母来表示,如果要根据这个来押韵,肯定会有不谐和的现象发生。这下有些人肯定会犯难了,毕竟不能要求每个写诗的人都在音韵上深入研究之后才下笔,幸好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人在做了,正如我在后面推荐的帖子里面说的,使用新韵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去书店里买一本《诗韵新编》,这是根据现代口语特点改良后的古典诗词的韵书。要说明的一点是,《诗韵新编》虽然是改良后的韵书,但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其中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所以现在近体诗坛上有着两派不同的观点,一是复古派,讲究近体诗应该严格使用平水韵,一种是倡今派,讲究近体诗要尽量使用新韵。到底谁对谁错我们现在不予置评,是非自有公论。但是,我们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诗韵正在变革的时代,使用平水韵或者新韵都无可厚非,不过,我的建议是要是你使用平水韵就严格遵守平水韵的规则,要是你使用新韵就认真推敲一下新韵,不要在一首诗里面一会儿用平水韵一会儿用新韵(这点尤其是

第 12 页 共 12 页

在一些联句游戏或者排律中经常可以见到)。

最后,回到一个关键问题上,正如前面所说,近体诗用韵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要,是为了使诗歌在节奏上更加和谐,我们在无论选择古韵还是新韵,最终都是为了保证作品的和谐,因此,只要能够做到和谐,在押韵上也可以适当的变通,而变通的前提我想应该是对诗韵的充分理解和学习,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没准这个时代的韵书就在你三杯两盏淡酒之后产生了也不一定呢。

四、怎样择韵?

终于说到实质性的东西了,可是想说的东西都被水源兄转的帖子里面说了,正好偷懒,借水源兄转贴之意,写写这用韵如用兵。

万树《词律》有云:“夫一调有一调之风度,声响,则上去互易则调不起,便成落腔,句尾尤吃紧”(虽然诗词有异,但是,词为诗余,诗词相通之处众多,而且词在音韵上更加讲究,因此引之为论。),因此,择韵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择韵的关键,正如兵法所云,攻心为上。上面说了,用韵的目的是为了审美的需要,就是为了把内容表达的更漂亮,能够感人,能够打动读者的心。其实,用不用韵与表达无关,只要不是表达上有障碍的人,一般说几句话就能表达出想要说的意思来,因此,我们说,用韵的目的就是在表达的基础上,让人产生共鸣,让人理解你作诗时候的情绪,既然如此,我们在择韵的时候要配合自己想要表达的情绪。

第 13 页 共 13 页

韵字本身有没有情绪呢?“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这样来看,韵字是有情绪、有性格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感受韵字上的这种情绪和性格呢?幸好的是中国历代对音韵学的研究都很重视,这方面的论著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借助一下其中的一些概念(当然,我们不是专门做音韵学研究的,但是,个人觉得要写出琅琅上口的好诗来,还是应该对音韵学有所了解)来了解韵字的情绪。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复习一下汉语拼音(嘿嘿,你还真不一定知道下面这些)。

声母、韵母:一个汉字音节,开头的音叫做声母(古人称之为声、纽、声钮或音钮),在现代汉语拼音中共有23个声母(b、p、m、f、d、t、n、l、g、k、h、j、q、x,翘舌音四个:zh、ch、sh、r,平舌音五个:z、c、s、y、w);其余的音叫做韵母,汉语拼音中共有24个韵母(单韵母六个:a、o、e、i、u、ü,复韵母八个:ai、ei、ui、ao、ou、iu、ie、üe,特殊韵母一个:er,前鼻韵母5个:an、en、in、un、ün,后鼻韵母四个:ang、eng、ing、ong)。

韵头:指韵腹之前的高母音或半母音,因常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故又称介音或介母。普通话的韵头只有i、u、ǘ三个,一般只出现于三拼音节中。

韵腹:指韵母的主要母音,通常是我们所说的单韵母a、o、e、i、u、ü。

韵尾:韵腹后面的收尾音叫做韵尾,包括母音韵尾和辅音韵尾(鼻辅音或口辅音)两类。

第 14 页 共 14 页

我们用jiao和jiang这两个三拼音节来举个例子:其中j是声母,i是韵头(介母),a是韵腹,o(口辅音)和ng(鼻辅音)是韵尾。要说明的不一定所有的汉字发音都是完整的三拼音节,有可能是双拼(如:jia、gua)或者是单拼(如ha、ji),甚至可以是零声母音节(如:er、a)。

为什么要复习汉语拼音呢?嘿嘿,因为这样我们就好讲讲韵字的情绪和性格了。

清浊—声母表达的情绪。清浊之说应该是魏·李登在《声类》中首先提出来的,后来《切韵》、《唐韵》都继承了这种说法。只不过在普通话里面,古代的浊音字大多变成了清声,只有在江浙、闽粤等地的方言里面还保持有浊音。一般来说清浊的区别主要在声母上(知道为什么要学汉语拼音了吧?),因为现代汉语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分(古汉语和少数地方方言还是有的),因此,只要分清浊就可以了。由于古音清浊之分十分复杂,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借用北大唐作藩教授对清浊的论述:“全清为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次清为送气的塞音和塞擦音;全浊为不送气带音的塞音、塞擦音、擦音;次浊为带音的鼻音、边音、半元音。”,简单地说,就是发音时声带振动出声的是浊音,相反为清。吴世昌在《诗与语言》中认为“b、p等声母为爆裂音,有迫切急促感。sh、s、x等宜为凄清轻倩之声情。zh、z、q等宜为凄楚艰涩。t、d等声母较重实”,这是韵字通过声母表达出来的情绪,概言之,情绪高亢时用浊音韵,而低细时用清音韵,不过,要是不在音韵上下几年功夫,是很难区分清浊的,

第 15 页 共 15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诗词闲话之三—用韵如用兵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诗词闲话之三—用韵如用兵 - 图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7594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