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市盈率(价益比)
2002下全单选择1计算型选择题目、2001年考过关于市盈率的单项分析题目。
(1)反映投资者对股票的期望;
(2)如果分母过低,会产生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过高的市盈率; (3)容易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
(4)从一般原则上讲,影响每股盈余(每股收益)指标高低的因素有:A所得税税率B企业购回的普通股股数C优先股股息 (5)每股收益大,不一定每股股利就大 (6)今年注意简答或者计算题目 例题(本例题仅作一般了解):从事家电生产的A公司董事会正在考虑吸收合并一家同类型公司B,以迅速实现规模扩张。以下是两个企业合并前的财务资料(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A公司 B公司 净利润 14000 3000 股本(普通股) 7000 5000 市盈率 20(倍) 15(倍) 两公司的股票面值都是每股1元。如果合并成功,估计新的A公司每年的费用将因规模效益而减少1000万元,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30%。A公司打算一增发新股的办法以1股换4股B公司的股票完成合并。要求:计算合并成功后新的A公司的每股收益。
解答;净收益=14000+3000+1000×(1-30%)=17700万元
合并后股份数=7000+5000/4=8250 每股收益=17700/8250=2.15元/股
2004年考试重点推荐例题资料:华丰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有关资料如下所示: 普通股股本(流通在外65万股) 3000税后净利 9560000 00 优先股股本 10000优先股股利 200000 00 资本公积(其中优先股溢价50万)5100普通股股利 2600000 00 留存收益 1154 00 股东权益合计 92154普通股每股市价 35 00 要求:根据该公司上述资料计算以下财务比率:普通股股东权益报酬率、每股收益、每股股利、每股账面价值和市盈率。
普通股股东权益报酬率=(956000-200000)/(9215400-1500000)=756000/7715400×100%=25.2% 每股收益=(956000-200000)/650000=1.16元 每股股利=260000/650000=0.40元
每股账面价值=(9215400-1500000)/650000=11.
87元
市盈率=35/1.16=30.17 4、普通股每股股利 只针对普通股
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总额/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例题:普通股利通常是(B)
A 固定的 B 不固定的 C 预计的 D 递增的
5、普通股每股账面价值 准备名词解释 就是每股净资产 例题、某公司年末股东权益中有普通股本180000元,优先股本800000元,公积金480000元(内含优先股溢价80000元,其于为普通股溢价),未分配利润500000元(优先股不存在积欠股利),流通在外普通股300000股,则普通股每股账面价值为(A ) A3.60元 B4.40元 C5.40元 D7.20元
除优先股以外的净资产=180000+400000+500000=1080000
普通股每股账面价值=1080000/300000=3.6
(三)企业经营与利润比率(考察企业经营业绩的基本指标)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可以采用这类指标
1、总资产利润率(衡量一个企业经营业绩的最佳指标) 准备名词解释 总资产利润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 分子:息税前利润(EBIT)(这是一个在教材中反复出现的指标,一定要牢牢记住)
分母:平均总资产
2、总资产净利率(补充)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3、毛利率(销售毛利率)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现在销售收入一般都叫做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毛利率+销售成本率=1
4、营业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分子实际上就是息税前利润(教材中称为息前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可以直接取自于损益表同名项目。
例题:营业利润率也称为销售利润率,其分子一般为( C ) A税前利润 B税后利润 C息前利润 D息后利润 5、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例题:企业营业利润率与去年基本一致,而销售净利润率却有较大幅度下降,在下列原因中应是( D)
A销售收入下降 B销售成本上升 C营业费用增加 D营业外支出增加
销售净利率容易受到非营业利润因素(比如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补贴收入)的影响。比如有的企业销售净利率比较高,但是销售利润率却比较低。 6、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成本+期间费用)
此处的利润是营业利润,成本是营业成本,费用是期间费用,或者理解为成本是计入当期损益的成本费用,因为在损益表上他们直接影响营业利润,所以彼此对
应。成本费用利润率数值越高,说明企业为取得收益而付出的代价越小,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单选例题
1、在财务分析中,最关心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利益主体是(A)。
A.企业所有者 B 企业经营决策者 C 企业债权人 D 政府经济管理机构 2、(B)数值越高,说明投入企业资金的回报水平越高,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A.普通股每股股利 B.总资产利润率 C.资金收益率 D.营业利润率 多选例题
1、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反映的单位成本,包括(ABCD)
A.本月实际 B.同行业同类产品实际 C.本年计划 D.上年实际平均 2、下列哪些财务比率数值越高越好,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强(ABCD)
A.资本金收益率B.总资产利润率 C.营业利润率 D.成本费用利润率 E.市盈率
3、利润增减变动分析采用的方法有(ABC)
A. 因素分析法 B.对比和趋势分析 C.差异及变动百分比法 D.比率分析法 4、影响利润增减变动的原因有(ABCD)
A.表层原因 B.外部环境问题 C.内部管理问题 D.深层原因 5、影响销售收入的因素包括(BCDE)
A.单位成本 B.销售品种结构 C.销售数量 D.销售单价 E.等级结构 三、获利能力比率的分析方法
可以考核类似教材例题的综合分析题目。2004年考试重点推荐例题如下: 资料:华丽有限公司有关财务报表如图所示: 华丽有限公司损益表 项目 1999年度 1998年度 产品销售收入 37377 33750 减:产品销售成本 25207 23085 产品销售毛利 12170 10665 减:销售管理费用 6436 5742 财务费用 987 873 营业利润 4747 4050 减:营业外损失 400 482 利润总额 4347 3568 减:所得税 946 834 净利润 3401 2734
华丽公司资产负债表数据 项目 1998年末 1999年末 资产总额 24641 32608 长期贷款 9350 12807 所有者权益合计 7153 10716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以下财务比率: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
利润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利润率和长期资本报酬率。
(2)对该公司获利能力进行评价。注:为简化起见,总资产和长期资本直接使用期末数。 解答:
(1)华丽公司有关财务比率计算如下: 比率 199年度 1998年度 年度 毛利率 12170/37337×100%=32.6% 31.6% 成本费用4747/(25207+6436+987)×113.利润率 00%=32.6%×100%=15.5% 6% 营业利润(4747+987)/37337×100%=112% 率 2.7% 销售净利3401/37337×100%=9.1% 8.1% 率 总资产利(4347+987)/32608×100%=120% 润率 7.6% 长期资本(4347+987)/(12807+10716)29.报酬率 ×100%=24.4% 8%
(2)该公司获利能力评价如下:
从华丽有限公司上述财务比率的对比情况来看,1999年获利能力与1998年基本一致。首先得益于1999年销售收入的增加幅度(10.7%)大于销售成本的增幅(9.2%),使毛利率较上年增长了一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也都比上年略有提高,直至销售利润率显示的结果与毛利率相同,也增长了一个百分点。
虽然总资产利润率从29.9%下降到17.6%,长期资本报酬率降幅更大些,但1999年长期贷款和净资产有所增加,两项共计比1998年增加43%。融资和资产规模的扩大可以为未来几年的经营打下好的基础。总之,综合各项财务比率,可以认为该公司的经营在稳步发展,获利能力在稳中提高。 第三章 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一节 企业成本费用分析的意义 一、成本与费用的含义和作用
1、成本与费用的含义与关系 成本与费用的名词解释
2、成本构成项目 一般就是成本会计所学过的成本项目。 3、成本特性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的含义和举例 4、成本的作用 A是取得收入的前提条件 B是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必要条件 C为成本管理与考核提供依据 D是企业持续经营增强后劲的必要条件 二、成本费用分析的意义 第二节 产品成本分析
一、产品成本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1、产品成本分析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注意产品成本分析的名词解释 通常采用的成本比较标准有?? 2、产品成本分析的两个方面
3、产品成本分析的方法 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二、产品总成本分析
(一)产品生产总成本分析的目的和资料 基本资料———产品生产成本表 两种结构 (二)产品生产总成本分析 1、按成本项目进行分析:(1)从总量上进行比较;(2)对成本项目结构变动进行分析;(3)计算对比有关成本效益指标。 2、按产品种类进行分析
本期实际与本期计划对比 适用于全部产品 本期实际与上期实际对比 适用于可比产品
重点:如何进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
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的3个因素:产量、品种结构、单位成本 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的2个因素:品种结构、单位成本 实际降低额=∑(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实际产量 计划降低额=∑(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计划产量 降低率=降低额/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是指可比产品累计实际总成本比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降低的数额。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产品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比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降低的比率。 降低率与产量没有关系。
单选例题: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没有影响的因素是(A)。 A.产品产量 B.产品价格 C.产品品种构成 D.产品单位成本 在上年度即将结束时,计划或者财务部门参考以上第二个公定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确定一个成本降低额或者降低率的总数,作为工作的目标。实际执行的结果与上年水平比较,会产生一个实际的降低额和降低率。我们现在要考察实际降低额与计划降低额之间的差异、以及实际降低率与计划降低率之间的差异。
典型例题资料:华丰公司2002年度产品生产总成本有关数据如下: 产品名称 生产总成本 按上年实际平均按本年计划单位本年实际单位成单位成本、实际产成本、计划产量计本、实际产量计算量计算的总成本 算的本年计划总的本年实际总成成本 本 主要产品合计 31900 27275 27775 其中: 1、A产品 23100 20000 20212.5 2、B产品 8800 7275 7562.50 非主要产品C产4500 4920 5100 品 全部产品生产成36400 32195 32875 本合计 要求:(1)计算全部产品总成本比上年实际的降低额和降低率;(2)计算主要产品总成本比上年实际的降低额和降低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财务报表分析资料(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