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医疗机构为基础,为改善患者及家属、社区成员和医院职工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医院健康促进:是医院健康教育和能促使病人或群体行为或生活方式改变的政策、法规及组织的综合。 2、意义
1)是卫生工作的首要环节 2)是一种治疗因素
3)是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纽带
4)是降低保健费用,提高医疗设施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5)是建设精神文明,搞好医院公共关系的重要环节 3、患者教育内容与程序 1)患者教育的形式
门诊教育:候诊教育、随诊教育、门诊咨询教育、健康教育处方 住院教育: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和出院教育 2)内容
疾病的病因、病情、诊断结果、治疗过程、副作用及病人本人应负责任、应具技术等,甚至人体生理结构等。最主要考虑病人的需求和病人的学习能力 3)程序
分析病人需求-确定教育目的-拟定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评价
十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挑战与展望
24、职称考试原版真题
1.在影响评价效果内在真实性的因素中,实验组对照组在社会经济、文化、行为、信念等方面缺乏相似性应属于P95
A.统计回归因素 B.测试因素
16
C.选择因素 D.历史性因素 E.失访
2.在确定计划目标的总体目标时应首先考虑或回答P69 A.知识、态度、信仰和信念的变化情况 B.人体健康状况有无改变及改变程度 C.首先考虑四个“W”和两个“H” D.提高生活质量 E.提高健康水平
3.对照实验的准实验法与对照实验法区别在于P4 A.二者没有彼此的区别,只是叫法不同
B.前者的分组方法为非随机,后者为随机分组 C.前者为随机,后者为非随机
D.前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某些方面不必相似,后者而必须 E.以上都不对 4.知识、信念、态度、价值属于哪种影响行为的因素。P65 A.危险因素 B.强化因素 C.促成因素 D.促进因素 E.倾向因素
5.在确立优先项目问题的重要性与可变性评估中,应首先选择那种情况。P67 A.非常重要而不可改变 B.非常重要且可以改变 C.可以改变,而不重要 D.不可改变,且不重要 E.其他情况
6.美国Framingham研究了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大小表示联系的大小,则 A.系数越大,联系越大,系数为正数、表示正相关,若为负数则为负相关 B.系数越大,联系越小,若为正数表示负相关 C.若为负数,表示正相关
D.若系数为正数则有保护作用 E.系数的大小与危险因素关系不大
7.吸烟、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属于P1
A.环境因素 B.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C.生物学因素D.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E.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 8.在健康教育诊断中流行病学诊断常采用哪种方法 A.常采用快速流行病学评估方法
B.常采用复习文献,专家咨询、现场调查等方式 C.召开座谈会的形式D.利用常规资料E.现场观察 9.对慢性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期限一般为P70 A.1年 B.2年 C.5年 D.10年 E.10年以上 10.心理健康障碍在于P35
A.虚弱B.战争、居住拥挤等C.吸烟、酗酒 D.滥用药物E.其他
11.行为诊断的任务为P64
A.探索威胁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 B.区分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 C.评估需求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 D.健康问题在时间、空间上的规律
E.确认影响目标行为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12.冠心病、恶性肿瘤、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 A.战争 B.营养不良 C.免疫接种覆盖率下降 D.不良行为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 E.其他因素 13健康教育是否反映了重点对象的需求属于P89
17
A.过程评价 B.近期效果评价 C.远期效果评价 D.结局评价 E.效应评价 (C=D,B=E) 14.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为P9
A.改变人们的个人行为 B.侧重于政府行为
C.包含了个人行为改变,政府行为改变两个方面 D.主要着眼点是个体健康问题 E.主要着眼点是群体健康问题
15.美国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0%以上,解决的办法为P1
A.依靠先进的医疗技术 B.依靠先进的医疗设备 C.依靠抑制生物因子 D.依靠发达的经济 E.依靠改变吸烟等不良行为
16.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公共卫生革命其重要内涵为P7 A.要想改变居民健康状态必须增加医疗照顾和卫生经费 B.必须改变人民的不良行为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 C.应该研制和增设医疗设备
D.改变环境条件 E.改变预防性卫生服务措施 17.健康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P87 A.确定计划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
B.进一步确定优先项目 C.进一步确定目标 D.有助于制定策略 E.有助于确定研究方法 18.健康教育计划的核心是
A.需要B.目标C.方向D.制定策略E.目的
19.在人群知识和行为的关系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P52 A.人群知识的增长和行为的改变呈正相关 B.人群知识的增长和行为的改变呈负相关
C.人群知识的增长并不总是伴随有行为的改变 D.二者无关系 E.知识的增长妨碍行为的改变 20.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为P125 A.高危人群B.社区人群C.妇幼人群 D.老年人 E.儿童 21.技能、资源属于P66
A.倾向因素B.前置因素C.加强因素D.强化因素 E.促成因素
22多数中老年人认为合理饮食、参加体育运动很有必要,就是不知道如何合理营养、运动没有场所,则应P66
A.重点考虑倾向因素 B.重点考虑促成因素 C.重点考虑强化因素 D.重点考虑加强因素 E.其他因素 (C=D)
23.在健康教育中,健康测量和指标中行为因素指标应是。P91 A.发病率 B.患病率 C.吸烟率、饮酒率 D.生育率 E.围生儿死亡率
24.安全用水百分率、计划免疫覆盖率属于 A.卫生政策指标 B.社会经济指标
C.预防性卫生服务指标D.健康状况指标E.其他
25.评价经干预后健康状况和社会效益的变化属于。P91 A.过程评价 B.效应评价 C.形成评价 D.近期效果评价 E.远期效果评价(结局评价)
26.根据健康概念的论述,指出下列哪项理解最为准确。P1 A.健康即无病 B.健康即不虚弱 D.健康即健壮
C.健康是身体、精神、社会适应均处于完好状态 E.健康是身体各系统均无病理变化
18
27.在评价期间所发生干预计划之外的重要条件,如世界无烟日、食物供应变化属于P94 A.回归因素 B.选择偏倚 C.测试因素 D.成熟因素 E.历史性因素 28.实验研究是P4
A.将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B.实验组与对照组不是随机的
C.实验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某些方面必须相似 D.常用于行为观察 E.由原因到结果的调查研究
29.在健康教育策略中技能发展、模拟、询问、行为矫正属于P71
A.培训类 B.信念传播类 C.组织方法类 D.社会行动类 E.组织发展类 30.心血管疾病的干预对象为P110
A.中老年 B.儿童C.妇女D.所有人群E.高危人群
31.在健康教育策略中,讲演、大众传播媒介应属于P70 A.培训 B.组织方法类 C.社会行动 D.信念传播类 E.组织发展 32.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P2
A.个体健康 B.群体健康 C.个体与群体的结合 D.重点解决危险因素 E.重点是解决环境问题
33.在健康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中,特尔斐法属于P3 A.观察法 B.实验研究 C.准实验研究 D.调查法 E.其他实验方法 34.任何特定的行为问题都是P65
A.受三类因素(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共同作用的 B.互相独立、互不相干的 C.互相矛盾的D.互相制约的
35.任何特定的行为问题都是三类因素(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P65 A.共同作用的 B.互相独立、互不相干的 C.互相矛盾的 D.互相制约的
36.在评价影响内在真实性的历史性因素中可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排除P95 A.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B.多次基线测量
C.设立对照组或过程追踪 D.测量工具的校正 E.其他方法 37.我国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为P147
A.新型传染病的增加 B.营养不良病的增加 C.普通传染病的流行 D.职业病的增加 E.新型传染病和普通传染病并存
38.在健康教育方案设计中影响评价效果内在真实性的因素很多,其中青少年随年龄的增长,心理特征发生变化应属p95
A.历史性因素 B.测试因素 C.统计回归因素 D.成熟因素 E.偏倚 39.探索病因因素和评价干预效果的指标为p92 A.发病率、患病率B.吸烟率C.出生率 D.发育率 E.其他
40.美国在本世纪初与传染病作斗争中居民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应归功于p7 A.医学与技术的进步 B.环境条件的改变 C.医疗照顾D.强化治疗措施E.高精尖医疗设备 41.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的含义为p91 A.针对计划本身及实施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19
B.针对了解计划实施后对人群健康状况改善的程度 C.看实施后的整个结局
D.着眼于计划实施后知识、态度、信念、价值观变化的程度 E.其他方面 42.健康教育的实质是p2 A.实行一种干预措施
B.侧重于改变人们知识的结构和态度 C.实现特定健康行为目标的一种手段 D.和传统上的卫生宣传并无两样 E.卫生知识的单项传播
43.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为p10
A.实行干预措施B.社会动员C.对群众来说强调自愿 D.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E.专业人员的参与 44.父母指导孩子刷牙、成人学习烹饪技术属于p71 A.信息传播 B.组织发展 C.组织方法 D.大众传播媒介 E.培训
45.如果80%的中老年人认为合理饮食,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必要则应(知)P65
A.在强化因素中重点考虑B.在倾向因素中重点考虑 C.在促进因素中重点考虑D.在加强因素中重点考虑 E.其他方面
46.被广泛地用于评价和比较不同地区健康状况的指标应是P92
A.粗死亡率 B.期望寿命 C.幼儿死亡率 D.新生儿死亡率 E.围生儿死亡率 47.研究表明,高吸烟率与高肺癌死亡率有35-40年的时间差,则说明 A.吸烟与肺癌的发生没有什么关系
B.从吸烟到患肺癌有35-40年的潜伏期,有密切之关系 C.吸烟与患癌的关系尚在争议之中
D.吸烟不一定患肺癌 E.好多患肺癌者不一定吸烟
48.在实施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第二年,某市政府宣布,在所有副食商店不再出售肥肉,在全市范围内提倡禁烟活动属于(卫生政策的颁布)P94 A.历史性因素 B.成熟因素 C.观察偏倚 D.人为因素 E.回归因素
4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过早死亡与下列哪项有关 A.生物因素 B.治疗不当 C.不良行为与不科学的生活方式 D.卫生服务不好 E.医疗技术落后
50.经筛检后,对高血压水平的个体再检查,可预期复查者的血压值会下降属于p95 A.历史性因素 B.回归因素 C.选择偏倚 D.成熟因素 E.测试因素
1-5CCBEB 6-10ABBCB 11-15BDACE 16-20BAACB 21-25EBCCE 26-30CEAAA 31-35DBDAA 36-40CEDAB 41-45DABEB 46-50BBACB
1.下列不属于健康促进策略的是(P9)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 C.发展个人技能 D.增加医药费用的投入
2.人们认为北方人体格粗壮,性格豪爽,直率,能吃苦耐劳,这属于知觉心理偏见中的( ) A.第一印象B.刻板印象C.月晕效应D.近因效应
3.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被动发展阶段的年龄约为(P47) A.0-3岁 B.3-12岁-C.12岁-成年 D.成年以后
4.某人多次体检血压正常,却总是怀疑自己有高血压,这是一种(P51)(角色行为超前)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健康教育》知识点及试题精粹答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