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闻写作整理(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记者访问应放得开,收得拢,谈话也可以不拘形式,力求轻松自由,但切忌漫无边际、无的放矢,而要把握交谈的重点,并善于启发对方的思路,诱导对方谈到点子上来。 3、沟通思想,见机行事

访问中最重要的是要善于提问,这是实际采访目的的必要途径。 以开放式和闭合式提问两种方式结合而言,“漏斗型采访法” 4、少讲多听,广采博纳

访问谈话,主要是听访问对象介绍事实真相和有关意见,即使对方所谈内容有些离题,也不可急于打断,而应注意广采博纳,从中捕捉到有意义的新线索、新素材。有时,无意中却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新闻。 5、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记者访问谈话,要注意寻找与采访对象的共同语言、共同兴趣点。这样,双方产生好感与亲近感。缩短和消除心理距离,采访才容易见成效。并不是说记者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而是应当让对方保留不同意见并表示理解。只有求同存异,才能取得共鸣。在这个问题上,记者还必须掌握谈话技巧。

四、采访还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找故事

“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在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上。于是,我们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最普通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 美国资深记者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2、挖细节

“细节”不管是采访,还是写作都是见功力的地方。一篇人物通讯感人不感人、生动不生动,就在“细节”的挖掘与写作了。没有“细节”的人物通讯必然干瘪、苍白、无味!

要挖掘有特色的“细节”,一要“留心”,不放过被采访者的每一句话;二要注意观察,包括主人公的生活、工作环境,说不定这些地方可以给你提供非常重要的“细节”;三要积极开动脑筋,不能只做机械的记录者。采访时思维要非常活跃,抓住有价值的“细节”一定要穷追不舍。

3、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是新闻采写的最基本要求。 4、搜集背景材料。

这是采访任何新闻都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所谓的“深度报道”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深在“背景材料”的挖掘与运用上。

全国第五次棉花生产会议之后的座谈会上,周总理对吴吉昌说:“你57,我67,毛主席比我们都大得多。我跟你说,再过20年,我87,你77,咱们一起用20年的时间,把毛主席交给的任务完成,行不行热血涌上了吴吉昌的脸,他紧紧握着总理的手,响亮地回答:“行! 他很小的时候,弟弟还在哺乳期,隔壁邻居的孩子没奶吃,母亲不管自己的弟弟却去给别人喂奶,陈光标问妈妈:“我弟弟都没吃的,妈妈为什么要喂别人?”母亲告诉他,“你小时侯没吃的,别人也喂过你。”——《“人在做,天在看”》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陈光标——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陈光标带领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千里救灾,救回131条生命,其中他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还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包括785万元现金、2300顶帐篷、2.3万台收音机、1000台电视机、1500台电风扇、8000个书包…… 。温家宝总理称赞他是“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并向他表示致敬。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4.75亿元,被资助人数20万多万人。

5、注意采访与主人公有关的人

采访主人公周围的人起码有三个作用:一是可以发现新的素材;二是可以核实已掌握的材料;三是写作的一部分,因为“红花还要绿叶扶”,我们在写作时也不能孤零零只写主人公一个人,时常要写到他周围的人。

消 息 写 作 消息的涵义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这样一种新闻文体,即是消息。因其在新闻诸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数量最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文体,故人们常把消息称为新闻。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 消息的文体特征

(一) 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是消息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消息写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又是客观报道的形式。事实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只有事实内容是客观的,报道形式客观的,新闻才具有可信性,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消息也是要表达观点和倾向的,消息写作并非没有立场、观点的纯客观的“有闻必录”。重要的是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叙述较间接地流露出自己的观点和倾向,寓观点于事实之中。主要不是讲道理,而是讲事实,显示事实本身的逻辑。因此,作者应少发或不发直接的议论。要发议论,只能是必要之处的“点晴”之笔。

初学写消息者常忽略这一特征。写作中总是急不可待地站出来直接地对所写人或事发表看法、评价,对其意义进行明明白白的揭示,造成议论多于事实,内容抽象、空洞,缺乏真实性,也难以让受众接受。

(二) 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这一特点亦与“用事实说话”相关。消息通常不对人物事件作浓墨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因为“记者的舌头是缩在后面的”,所以也不用或少用直接的议论和抒情。叙述是其主要的表达方式。

(三) 简明扼要

消息一般篇幅均较短,几十字、百把字或几百字,故列宁曾称之为“电报文体”。 消息的类型

按新闻所报道事件的性质来分,有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时间性强,如动态消息,特写性消息等。非事件性新闻与事件性新闻相对,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如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

按报道内容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教育新闻、文艺新闻、社会新闻等。

按媒体分,有文字消息(报纸)、广播消息、电视消息、网络消息等。 按篇幅分,有长消息(1000字左右)、短消息(500字左右)、简讯(200字以内)等。 按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有硬新闻和软新闻。

现在国内比较通行的是按写作特点来分类,把消息分为动态消息(包括会议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典型性报道)、述评性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新闻公报等。近几年,新闻写作中又出解释性消息、预测性消息等 (一)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同经验性消息(典型报道)等相对而言的,类似西方新闻界的硬新闻。它报道新近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反映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新气象等,也包括会议活动在内。它一般以一地一事、一人一事为对象,篇幅短小,文字简洁。有短到几十字,两三句话的,称简讯或简明新闻。概括起来,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即:以事物的最新变动为主要着眼点;以时新性与重要性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以突发性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以客观叙事为基本特征;以开门见山、一事一报为主要写作原则;要给人以动感和现场感等。

(二)综合消息

它是综合反映带全局性的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报道。它涉及的面较广,声势较大,能给人较为完整的印象。要求占有全面、充分、典型的材料,既有面的形势、成就、趋向,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分析,讲求点面结合以及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善于将概貌的介绍与具体事例的叙述结合起来,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概括起来它也有以下几个特点,即:它所涉及到的新闻事实不像动态新闻那样直观易见,往往有一定的隐蔽性;它要通过综合新闻事实来表现新闻主题;注重点面结合、多角度地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物的面貌;注重背景材料的运用;重视新闻根据、新闻来源的交待;注重分析,但又以客观的方式来表现,作者尽量不直接出面发议论

(三)经验性消息

它是报道典型经验,用以推动全局、指导工作的一种消息体裁。它既有概括的观点,又有具体的作法,它偏重于交待情况、叙述做法、反映变化、总结经验。篇幅一般比其他体裁要长,但不宜贪大求全,应注意其针对性。这类消息贵在题材重大、典型,提供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写作时要着眼于政策,避免陷入事物性与技术性之中。

(四)述评性消息

它是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一种消息。它的特点是既叙述事实,又评论分析;事实材料要丰富、典型,评论、分析要讲究逻辑,言简意赅;叙述和议论要紧密结合,防止有述无评、只评不述、述评脱离,其“评”在此种消息中的地位和目的、文章对时间的要求、文章篇幅等方面均与新闻评论不同,应注意区别。

(五)特写性消息

它是报道重要新闻事件中人物活动片断和事件场景的消息体裁。它的特点是运用形象的语言,再现人物活动过程和场景,给人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它重描写,要求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但其描写多用简笔勾勒的白描手法,不事雕琢,而重在传神。

(六)人物消息

人物消息是以人物为主的消息,迅速地反映新闻人物的某种行为或某个侧面。它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选取新鲜、典型的事实材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叙事单一,内容、主题集中;时效性强,其内容必须是“现在进行时”或“现在完成时”,要求快速采写、报道;要求以人帅事、以事显人。人物消息写作中要注意选准新闻人物,也不要贪大求全,不要将人物消息写成人物通讯。 (七)解释性消息

这是一种以解释新闻事件为主的新闻体裁,它不但报道事实,且侧重于阐明事实的意义、前因后果以及发展趋势等。这种消息多用于我国经济工作的政策、方针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新问题。解释性消息中的解释并非指作者的直接、明白的阐释和分析,通常运用

背景材料,引用有关方面的说法等多种方法,比较隐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解释性消息侧重于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

(八)预测性消息

它是对可能发生的事实进行预测和展望的一种消息。它要求记者在采访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某项工作或活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这类消息常用于展望市场、经济工作发展前景等方面,也用于预测体育竞赛的成绩、结果等。 消息结构方式 消息结构,指的是消息写作中表达内容和体现新闻主题的谋篇布局,即一条消息组织事实材料、安排层次段落的构思设计。它一般包括突出中心,确定表达次序,处理详略,划分层次段落,考虑呼应和过渡等等。

消息结构必须符合客观事物发生的规律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为充分表新新闻主题服务,并具体考虑不同类型消息的特点。消息应当力求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从消息写作的实践来看,消息结构方式常用的有三种: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和散文式结构。

一、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这种结构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一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信息中的各项事实内容。上面大而重,下面小而轻,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把新闻事实的要点、轮廓和对事实的评价放在消息的开头,在以事实的重要性递减的次序展开,或是在导语之后再以事实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或是在导语之后,并列报道几个方面的内容。

倒金字塔结构中最为常用的是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一次递减的顺序,来表述一系列新闻事实内容,即在一篇消息中,先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导语中又往往是将最精彩的内容让在最前端;而在消息的主体部分,各段的内容也是依照重要性或受众关心的程度递减的顺序来安排,较重要的往前放,较次要的往后放,不大重要的安排在最后面。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上游的最大洪峰,今天凌晨顺利通过葛洲坝水利工程,我国这座最大的水利工程成功地承受了考验。 从今晨四时开始,葛洲坝处的水位已开始降落。 这座拦江大坝东部的冲沙闸、船闸、电厂、泄水闸等建筑物和西部的围堰,都安全无恙。据坝内外100多个观测点的观测,洪峰过后,整座工程一切正常。

中央防汛总指挥部今天上午11时向葛洲坝工地建筑者发去贺电,祝贺他们通力合作,取得安全泄洪防汛的重大胜利。

昨天上午9时,汹涌的洪峰进入三峡库区,今晨0时到4时,洪峰通过了大坝的泄水闸和冲沙闸。过闸洪峰流量每秒7.2万立方米,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1954年长江大水时坝址附近最大流量每秒6.68万立方米的记录,同1869年洪水最高纪录相当。

由于大坝27孔泄水闸和6孔冲沙闸在17日晚11时45份已全部开启,洪峰顺利过闸泻向下游,洪水经过下游消能后,流势流态已稳定。

葛洲坝工程这次防汛重点是工程的西部围堰,上下游两道围堰是为建筑大坝而建造的。围堰由粘土、卵石和钢板桩建成。上游围堰高66米海拔高程,下游围堰高60米高程。洪峰通过的时候,坝上水位达海拔61.62米,坝下水位57.73米。上下游的水位距离围

堰顶部分别相差4米多和2米多。

今日下午2时,过闸洪水已减为每秒6.9万立方米。 洪峰经过葛洲坝工程后,正泻向长江中游的荆江险段,预计今天晚上洪峰将到达距葛洲坝150公里的沙市,近20万军民的防汛大军正守卫在沙市附近开始的长182公里的荆江大坝上。目前,整个大坝全线安全。 倒金字塔结构的主要长处:

1.最能体现新闻性

由于倒金字塔结构要求在消息的导语中亮明最主要的新闻事实或新闻内容的要点,这就使得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得以安排在最显眼、最引人注目的开头。消息的新闻性在一开头就突出地显现出来,使受众一接触消息,便感到新闻气息扑面而来。这比起把这些内容放在消息的中间或末尾部分来,其新闻性体现得要更鲜亮、更突出,一目了然。

2.开门见山,概括性强 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还可以在一开头便简要地概述新闻事实的轮廓,或是对事实的评价,这样便容易体现出开门见山的特色;而且往往要将新闻内容浓缩概括为两三句表达出来,这就有了较强的概括性。

3.切合读者心理,并能引起其“新闻欲”

读者读消息,当然希望一下子便能接触到新鲜事实、新闻的核心内容,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激起“新闻欲”,满足其信息需求或好奇心。以倒金字塔结构写成的消息,能够满足读者的这种阅读心理,也符合人们日常传递信息的习惯。在读了消息的头一二段之后,读者可以迅速作出决定是否继续读下去;阅读中,随时都可以停下来,即便不再往下读,也能略知新闻事实的要点、最主要的新闻事实,或事实的轮廓。这尤其适宜于工作繁忙只能花很少时间读报的读者。

4.便于编辑处理稿件和制作标题

由于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写成的消息,是以事实的重要性递减的次序来组织安排新闻事实材料的,编辑在处理稿件时也能很快把握新闻的核心内容,对其新闻价值迅速作出判断,便于选择稿件,决定取舍。由于它的每段相对独立,具有较完整的意思,而且愈是重要的内容愈是靠前,编辑在需要删节稿件时,就可以从后面往前删,删到哪一段,都可以成为一条意思相对完整的消息,而不必重新加以改写。编辑往往还可以根据消息头一两段提供的内容,花较少的时间制作出消息的标题。 5.便于记者增加新的重要事实材料 运用倒金字塔结构,记者可以较快地把各种新闻事实材料组织起来,从而增强新闻的时效性,特别是临截稿前如果又有新的更重要的事实材料需要补充,记者只要把这些内容加在稿子的最前面,不致打乱稿件原来的层次,大作修改,而耽误时间,免得紧急时手忙脚乱,又不好保证质量。

倒金字塔结构也有其不足:

往往过于标准化、程式化,而缺乏多样性;往往略输文采;越到后面越显得无力,有“虎头蛇尾”之嫌;比较容易出现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三重复”现象。 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是按新闻事实发生的始末,即依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方式。事件的开始和结束,就是新闻的开头和结尾。

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写作的消息,由于是按新闻事实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时间顺序来组织事实材料,安排层次,展开表述的,其高潮或最精彩的内容,往往出现在消息稿件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闻写作整理(3)在线全文阅读。

新闻写作整理(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286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